首页 封天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章人间小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夜幕降临,下山多时的太阳没有带走留下的酷暑,离阳市像被罩上了一个透明的大锅盖一样,没有风,湿热之气环缠绕在人的周围,让人汗流浃背的同时喘不过气来。/p>

这样一个闷热的天气,夜里其它欢叫的小虫都闭上了嘴巴,只有金蝉依旧在树上不停的在“知了、知了”的叫着,令人心烦气躁的同时也不知它知了什么。/p>

如果现在从高空向下俯视,可以看到大片漆黑的夜幕中,离阳是一片灿烂辉煌的光明之地。作为南宛省第二大城市,离阳这几年的城市建设飞展,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亮化也搞得有声有色。可是在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之中却还是有几片片黑暗地带,那里只有点点的灯光透过模糊的窗户,像暗夜里的萤火虫。/p>

这些黑暗地带就包括已经进入征地程序的城中村,建宁社区。/p>

建宁社区虽然被现在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可是在二十年前可结结实实是偏远郊区,坐个公交车都要走个两里地才能到一个终点站。即使现在人们都富足了一些,社区内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斑驳的红砖墙围成的院子,里面一座二层的破旧小楼。而在一片低矮建筑中,一座别具特色的四层小楼高处一头,很是突兀。/p>

这座小楼的大门是钢筋焊接而成的栅栏门,刷着红色的防锈漆。两侧门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一边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另一边是“管他春夏与秋冬”。大门上一个半圆形的门头牢牢的撑在两侧的门柱上,门头上挂着三个忽明忽暗的霓虹灯大字“人间小”,看上去有些意境,只是第四个“栈”字已经完全亮不起来了而已,原来这里叫做人间小栈。/p>

这人间小栈的铁门里是红砖墙围成的一个不小的院子,砖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大门左边种着两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树叶翠绿、树干隐红,繁茂的树冠、宽大的叶子给院子带来清凉;右边则开辟了一小片菜地,绿绿的小白菜、红红的辣椒、青红相间的西红柿、犹顶着小黄花的带刺黄瓜等等皆可见到,一片菜地就做到了青菜的自给自足;菜地中间圈了一口井,向外散清凉之气。/p>

梧桐树下像模像样的种了一圈花草,五颜六色的的花朵在这夜里带来一片芬芳;花草中间是一座青石方桌,四边各有石墩,石墩已经光滑锃亮,显然是经常有人坐着的。青石桌上仍有东西摆放在那里,不是高雅的围棋,也不是杀伐的象棋,而是一桌麻将,麻将牌七零八落的散落在上面。/p>

青石桌里面摆放着一大块镜湖石。镜湖是南宛省境内的一个巨大的湖泊,全国五大湖之一,镜湖石是镜湖内出产的观赏石头,形状各异、姿态万千。而这里摆着的这块很是奇异,隔远一点看很像甲骨文的“人”字,倒是与这人间小栈的名号相辉映。/p>

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栋四层方盒状小楼,楼梯在侧边;每层四间房间,楼梯左侧三间,右侧一间,左侧住人,右侧洗漱,每层的房间由刷着银漆的栏杆防护的走廊连通。/p>

走廊里闪亮的白炽灯给小院带来了光明,而在这灯光映照下,夜里的小楼远看更有风味。/p>

楼顶上可以看到一大块黑红色的岩石基座上有一只活灵活现的铁公鸡,那是作为风向仪的,只是今夜无风,在那里静止不动,像是在睡觉。/p>

小楼到今天已经十年整,已经算老旧,红砖历经风吹雪打、日晒雨淋,已经变成了暗红色。只是外面爬满的爬山虎带来的盎然绿意,使得它自然的带有独特的风采。/p>

小楼的一层是包租婆一家人住的房间,包租婆姓王,五十多岁。社区的人都叫她王寡妇,她不以为意,笑嘻嘻的应着,即使现在基本上没有人这么称呼未亡人。只是因为王寡妇在为姓周的老鬼守寡两年之前,还为另外一个已经记得不大清的人守寡将近二十年,王寡妇已经是她的名号,王桂花这个本名大概都已经被人忘记。/p>

建宁社区在十几年前还是建宁村,王寡妇则是建宁村里的一朵花。虽然年龄有些大,但是成熟妇人的风韵,使得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看到她也是脸红心跳的。只是将近二十年的守寡经历,让人知道这朵花是带刺的荆棘花,而且刺人很痛。/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