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大帝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十三章铁壁的失败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这种情况下,赵刚又考虑到了另外一条进攻路线,就是由西藏进攻,可是这条路线马上收到了众多将军的怀疑

“这个根本就不可能,至少我认为我们西北军做不到。”

西北军区司令谭正午首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此后更是摆出了中印边境的沙盘,开始说出自己的理由:

“从中印边界地地形看,中印边界东线向中国一侧多为高山,向印方一侧则地势平缓。藏南那块土地多为平原,利于攻不利于守,谁占住了不好守,对中方如此,对印方同样如此。我军进攻由高山乘势而下,如转圆石于千仞之上,确实可以把印军打得落花流水、狼奔豕突。

但部队皆为轻装,远离后方炮兵火力支援,没有任何重武器,连75毫米野战炮、无后座力炮这样的随伴火器都没有。如果与印军在平原上列阵攻防,以我军的轻装部队,后继无援,后勤保障困难,与印度举国动员的大军对抗,并不占太大胜面。

即使当时站住脚,以后要在这块背靠高原的平地上放多少兵?恐怕不是一两个军就能打发得了的,那块地方能容多少人居住?就算占住了,能从遥远的内地迁来多少人?数百万人,是那么好动的吗?更何况还要翻过喜马拉雅山

如果这块土地这么好占,那么用不着现在,大清朝以前就被汉人住满了。服困难迁来几百万人,并且全民皆兵,但平原攻防必需的坦克大炮之类重装备,现代化战争所需的大量补给从哪来,难道从天上飞过去不成?

总之这是块飞地,并不好守,还不如说是个军事上的大包袱,背上了才知道太重。藏南地形,于印方确实有后勤补给方便的优势,但也有限,再说印军在那里驻了20多万大军,兵力兵器上都占了优务却是防守而非进攻,也是受困于地形因素。”

赵刚也知道这些问题,不过还想再问问其他的:

“如果我们准备军队呢,比如说五十万军队,难道不能彻底打败印度吗?”

赵刚的想法马上被浇上了一盆冷水在西藏高原上保障后勤的困难超乎赵刚的想象。攻得下而守不住是中国军队面临的最大困难。举个例子,墨脱是中国唯一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实际控制的县,由于恶劣的地质环境和天气原因,也是中国唯一至今不通公路地县。

每年的5至10是墨脱地开山季节。其余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而这短短的几个月中,还要受到雨季的限制。维持墨脱军民生活的物资大部分靠人背畜驮运进墨脱。

1914年6月,由于遭受泥石流侵袭的易贡湖水突然暴泻,墨脱境内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解放大桥被毁。为修复这一有战略意义的大桥,林芝、米林、墨脱、日喀则等地群众4000人c匹骡马日夜抢运建桥物资。水泥,建材可以分包运输,建桥用地钢筋怎么办。只得将钢筋每隔三米盘一圈,让背夫扛着。排成一字长蛇阵,翻:=。00多米的多雄山口,抵达工地。整座大桥的修复耗资上千万元。交通运输之艰难,可见一斑!

十八军进藏,开始只有三个步兵师三万余人。随着进军深入,运输补给线不断延长,后方机构迅速膨胀,相继成立汽车部队、工兵部队、兵站系统、航空站和地勤站等,全军总人数扩到七万余人。实际上真正进藏部队只有八千多人。其他人都是服务于后勤,相当于每进藏一个人,后方要有八个人支援。

藏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致和墨脱相仿,中国只有选择9月进攻。躲开多雨的6、7、8份,然后在11月大雪封山后(次年山)继续留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面对铁路公路直达山脚下的印军的攻击,最后陷入孤军奋战、弹尽粮绝的地步。

受到打击的赵刚终于明白。为什么一颗价值1元五角地75米炮弹送到藏南前线需要两百四十五元了,修建西藏铁路看来势在必行,在此之前西藏所能容纳的最大兵力不超过六万。

“能不能4人,击溃对面的印军,然后攻击新德里?”

这种想法也被否决了

[:。***/

“印度这样的大国,军队就算再没有战斗力,但它瘦死地骆驼比马大。以它大国的资源人力,加上英国的支持,并不是易与之辈;装备上印军有英国的支援,除了轻武器外,在其它方面还占优势,托英国地福,当时印军就已经实现了公路复线补给,达到了先进水平,这在高原条件下是个很大的便利条

勤补给比我国军队充足得多,再说印军也不全是草包达到杂牌部队中较好的的水平,在几十个打一个的情况下真能把人撑死。

再好的军队也做不到这一点的,我向你保证。“

国防部部长吴俊升十分认真地回答道。

真的做不到吗?赵刚明明记得有那么一支军队做到过。

“一月之内以四万之众破大国、灭强军,斩将夺旗,已经是军事史上少有的光辉业绩,如果在进一步,派这样的部队去高歌猛进,打到新德里,饮马印度洋,也不是不可能。看来这种要求已经超出部队的实际能力,是指挥员对部队的不负责任;

看来当年的那次决策也是无奈中的决定呀,从全局角度看,将部队撤回来是正确的,给了印方以最大程度的打击,将它整个国家打傻了,占尽了上风,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来去如风,挥洒自如,这一仗胜得漂亮,撤得也漂亮。

要知道,战争中最难的不是进攻,而是撤退,此仗打完,我军大摇大摆地撤回来点都被我们占了,形成了中印边境线上我军居高临下的局面。并给印军留下了对中国军队深深的恐惧感,保证了中印边界四十年的平静,超过了保证三十年和平的预期,并且打破了列强利用印度向中国发难的企图,战争的目的是完全达到了,并且超额完成。

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这样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凡事皆有度,战争作为人类斗争的最高形式,更是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度,逾越了这个“度”就是违反了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只能带来战争的失败,徒留悔恨。

那样的军队,赵刚自负练兵有术,可是也知道自己没办法练出那样一支铁军出来。那要经过怎样的淬炼呢,万里长征只是一步。此后地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中才炼出了那样一只无敌的雄师,赵刚认为即便以现在地军队,也无法与那只铁军相抗衡。

想到这里,赵刚的思绪突然转到了历史上的1962,透过迷雾分析起那是的情况了

“尼赫鲁当时向中国动武,正是因为看到藏南的这种地形,估计中国守不住。加上国际形势有利,中国国内又恰逢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才很有把握地认为中国不敢还手。从战略战术上上讲,它动手确实是有天时地利人和,只是尼赫鲁不知兵,用的将领实在太蠢,胃口又太大,占了藏南才发觉守不住,就想占住整个西藏。结果登山未遂。被打下去了,朝鲜战争印度没有参战,中国军队在朝鲜地胜利,反倒让旁观的印度更加浮躁。觉得中国能行,自己肯定也可以,军事强国不过如此,跃跃欲试地也想建立在战场上击败强国。确立自己的大国地位。战前印军对自己的实力极有信心,印度媒体甚至有“一个印度兵能敌得过十个中国兵”的狂言,就这么不知彼又不知已兴冲冲地上了战场,正应了“骄兵必败”的兵家常言。满把好牌,硬是让印度打了个满盘皆输。战略上印度占了优势,但在战术上,印方是一塌糊涂。结果被中国打了个落花流水,丢尽了脸,毛泽东当时是以精妙的军事谋略,将印度军队引到了一个必败无疑的战场,并乘势发力,其势险、节短,动于九天之上,将印军打得万劫不复。妙手回春,将这盘死棋硬是下活了。但先天的不利因素难以弥补,那块地方怎么很难保得住,能有现在地有利态势已经很不错了。

同时还有个气候因素,当时毛泽东在指挥战役时,非常巧妙的利用了西藏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边界作战我军大胜后,战事全过程连中间休战期间历时仅月余,又快打快撤,未等印度缓过气就撤了回来。刚撤回大雪就封住了山,战场时机天候把握地精妙绝伦,等印度明白过劲来急于报复时,西藏已经大雪封山,欲攻无路;到第二年开冻,作战的态势已经完全变了,中方地防御已经完成,结果是印度到现在也没能报了一箭之仇,恐怕今后也没有什么机会。如果当时部队不撤,后路被大雪封住,援兵不继,粮弹无补,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的情况是中方利于速战,难于持久。而印度到底是在家门口打仗,后勤补给方便,兵源雄厚,利于久战;它兵败之后急于翻本,甘于自降身价,为了取得军事支援,连不结盟运动首领的好名声都不要了;对美苏都作出了极大的让步,当时促狭地美国人给了印度几飞机老式武器装备,却在机场上打开后舱口,向全世界来个大展览,举世大哗,印度的国际威望降到了冰点。印度可以说是丢尽了脸忍气吞声,才换来了英国的援助,等它把家当都当了买了家伙来复仇时,敌人不见了,好象一个虚胖的病号,好不容易买来一柄大锤,竭尽全力举了起来,准备砸下去时,敌人突然走了,这柄大锤扔也不是,举着也不是,实在的恶心透了,最糟糕地是,这柄大锤到现在了印度还高高举着呢

中印边界战争后印度是在领土上占了些便宜,但也给自己戴上了一个紧箍咒,失去了中国这样一个万万惹不得的朋友,换来了地缘环境上的恶化,还有中国在西藏数百枚导弹地威胁,而且数十万大军窝在高山下,攻不象攻,防不象防,哭笑不得。我军在中印边界上虽然兵力兵器上并不占上风,但战术上西线一直保持着攻势,东线防守也绰绰有余,战略上通过支持缅甸和巴基斯坦,紧紧遏制住了印度可能的动作,实际上占着优势,一是地形有利,二是1962后兵威尚在,三是边境问题上理直气壮,这一切,全赖毛泽东当时巧妙的运用天候地形,主席用兵真如神哪。“

“陛下!陛下!”

耳边的声音打断了赵刚的遐想,不得不睁开眼睛,考虑其面前的形式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