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1/2页)

有些事情或许很快就可以全面的推进了,朱允熥对于一些事情也开始认真对待了。

北边看起来是在打仗,但是朱允熥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好担心的。

朱棡、朱棣都是带过兵的,再加上蓝玉、傅友德的辅佐,还有一大批精兵强将,这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过多担心的了。

更何况这一次作战的对象也不是蒙古部族的绝对主力,这只是一些比较小的部落。不是战略决战,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太多损兵折将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朱允熥也觉得礼部尚书的人选确实是需要早点定下来,要不然有些不太方便。

真要是出海的话,赚钱、探索当然是摆在第一位的。可是同样也是宣扬大明国威,这时候礼部、鸿胪寺的官员就需要出现了。

不过以大明现在的风格,肯定是先礼后兵的。船队肯定是要有上万名士兵,要是不服王化的话,大明也只能讨伐。

这样的事情也非常正常,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是随行带着数万兵马。帮忙讨伐海盗、镇压番国叛乱,敢对大明船队动手的也顺手收拾了。

至于宰不宰别人的国王,然后再下诏另立国王,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

想着这些,朱允熥问道,“大和尚,安南的那个黎元澄现在在何处?”

道衍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黎元澄现在在鸿胪寺所安排驿舍歇息。此前数次上奏想要求见陛下,都被拦着了。”

在安南的时候,这个黎元澄是权臣之子,可以说是威风八面的。但是到了大明来了,这地位显然就是一般般了,说话做事也没有什么份量。

朱允熥笑着说道,“让他明天入朝觐见,这么拖着也确实不叫个事。”

道衍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理论上来说藩国使臣来了,皇帝肯定是要召见的,说不定还会有所赏赐。

但是这个黎元澄的情况稍微有点特殊,这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现在很有可能篡国,大明这个宗主国稍微有点看不上。

不过这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起码没有完全的冷落黎元澄,该安排食宿等等还是没问题,只是暂时没有正式的召见而已,也不算是礼节不足。

见一见吧,朱允熥还是很想要看看这个黎元澄到底对火器有什么研究,也要让他的父亲胡季犛知道大明的军威。

道衍对于这件事情自然也不敢有任何的意见,只需要执行好皇太孙殿下安排的事情也就行了。

更何况在道衍的心里,也是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比较合适的,那也就意味着更加需要执行好这件事情了。

这些也就是朱允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处理好了这件事情,自然也就需要继续处理其他的事情了。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习惯了这样的一种状态,都已经习以为常了,那当然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户部尚书郁新再次来到了文华殿,他也觉得自己这个工部尚书出现在文华殿的次数远超于出现在武英殿的次数。

但是这类事情不是郁新一个人才会有此感受,现在在朝中位高权重的,基本都是如此。

“殿下,帝乡多有迁民冒充土民。”郁新严肃说道,“殿下,臣以为当整顿此事。”

这件事情朱允熥也完全可以理解,以前凤阳户籍的百姓比较少,所以也会迁移一些百姓来充实。可是迁移来的百姓冒充本地人,这可不是说有个口音等等。

最主要的还是在帝乡,有些福利待遇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以大明的户籍制度,户籍也是代表着职业等等,这些要是乱了自然也就会有不小的问题。

朱允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道,“户部去处置此事,有司协理。以黄册为主,顺便清查帝乡土地田产之事,绝不可大意。”

在朱允熥的心里,他也不觉得将户籍给限定死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几百年后还有很多农村户口呢,更何况现在呢。

尤其是现阶段还需要恢复生产,在农业文明的社会自然也是需要保证足够的粮食产出,这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税来源,当然更加需要重视。

而且如果不加以引导的话,说不定很多人就是无心生产了,这就不太妥当了。

他能够做的也就是给一些户籍稍微松绑一点,不能直接一棍子全部打死。

既然朱允熥这个皇太孙都这么说了,郁新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办。这一次来文华殿,他也就是想要做好这些事情,这也是本职工作之一。

“你这个恩主心细。”朱允熥笑着对夏原吉说道,“唯独一点不好,就是没有太大的魄力,做事总是畏手畏脚。”

夏原吉则立刻开口说道,“殿下,尚书大人慷慨好义,治家有法。身居高位不忘本色,严饬吏治、职事修举,堪称百官楷模。”

朱允熥顿时笑着打趣,“也就是知道你们两个有私交、有恩义,做事勤勉不结党。若是我多疑一些,说不定就要觉得你们联起手了。”

郁新则恭敬说道,“殿下,臣本为一布衣,蒙陛下简拔、赐名。臣不敢有负陛下所托,臣愚钝,只能勤勉做事、恪守本分。”

这倒也算得上是郁新的性格了,这是他的为官、为人之道。

郁新随即严肃起来,说道,“陛下,洪武三年时,朝廷边地急需军粮,政府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四年时,制定中盐则例。计道路远近,运粮多寡,考虑中纳商人能否获利等因素,以确定粮引兑换额。”

朱允熥微微点头,这是朝廷的做法,现在也都是在延续。

这也是为了节约一些成本,粮商将粮食送到边关换盐引,这也极大的降低了朝廷的压力和负担。这个开中法不只是让朝廷少了运输成本,也让边关卫所粮食不缺。

至于那些商贾,他们也有利可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