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感情好,大伙儿好久没见你了。”卫郑笑着吓退林足,“咱们那些阿姨们还不挨个的把你的小脸蛋儿捏胖了。”林足抱着侥幸心理嘟囔:“我都这么大了,应该不会了吧。”这座城市是卫妈妈的故乡。当年他们夫妻返乡后重修了绣坊、剧院及一系列周边建筑,将那一带变成了本地绣派文化展示长廊。剧院上演的《绣情》讲述的是一代大师徐纳锦于盛名之下开宗立派后的传承故事。徐氏一门代代相传,将习得的技艺不断优化改良,于山河锦绣之时及动荡破碎之日遭遇了许多迥异的际遇与波折,以戏剧的形式,演绎传人不幸遗失绣法后苦苦寻回的曲折过程……演出结束后,观众可以直接去观赏绣品展览。每天开放是开放不了的,有固定的开放时间,毕竟不赚钱。郑叔叔开玩笑说要把《绣情》拍成电影,再供文化长廊支撑三十年,以后就交给儿子了。林足小时候每年暑假经常到那边玩,管理员和演员叔叔阿姨们都对他很好,阿姨们尤其喜欢逗他玩儿。“好久没看到阿姨们了,我跟你一起去吧。”林足下定了决心,“你什么时候去啊?记得叫上我。我还真有点怀念那个舞台了哈哈。”林足是开玩笑的,卫郑自然听得懂,点头答应了:“好。”他们俩在那个舞台上演出过。文化长廊别的地方平常不开放关系不大,剧院不能摆着不用,平日里也会表演卫郑父亲随意写就的一些剧目。卫郑遇险后,他父亲不愿再带他去片场,剧院之类自家的地方还是没关系的,便经常带着两个小孩儿一起去玩。就是在那里,卫郑父亲发现林足的共情能力很强,竟在观看一出市井题材的剧时跟随扮演母亲的演员入戏了,几乎把自己当做了场上的孩童。林足的短板也非常明显,在这方面不够聪明,靠说戏说不透,反应不够丰富,入戏还慢,作为儿童演员来讲是最不机灵的那种,难怪过去被养父母带着试戏总是无法入选。入了行家的眼,石头也能雕成玲珑球——更何况林足还出现了不敢上台的情况?卫郑父亲这辈子的主旋律就是不信邪,小孩儿越是怯阵,他越要赶鸭子上架!卫郑不用多看,没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连忙表示:“你写的剧本太难懂了,我来写一个。”然后他就模仿着每一幕的感觉改编了给林足讲着玩的小故事《幸运泉》。他们两人一起在剧院演出了一部剧,除了亲情出演大树、近距离观察情况的卫郑父亲,没有任何其他演员,他们都在台下演观众。《幸运泉》里人物还挺多,卫郑当时又不会做减法,只好和林足一人分饰几角。最离谱的是,有一幕他和自己的侍卫同时登场,考虑到这个情况,实在没办法,只好准备了两面颜色的披风,换台词的时候就一抖,披在身上。他们当时在台上跑得满头大汗,听到作为鼓励的掌声是开心的,被“大树”夸奖了也是开心的,最开心的还是手牵手一起跑下台的时候。卫郑小声问林足:“好玩儿吗?”林足双眼亮晶晶地点着头:“嗯!”然后他们就面对面地笑了起来。自那之后林足才不再抵触表演这件事。即便有好老师、有最便利的条件——或者说,正是由于拥有这些,林足的学习进度才不能说是快。林足不是天才。那又怎么样呢?卫郑收回因想起旧事而恍惚的心神,看着随意聊完之后又蠢蠢欲动想继续看小说的林足,微微笑着,把手掌覆在了对方头顶。他又想快点把《绣城》写完了。给喜欢的演员写角色算什么,罗岐会,他也会。罗岐写的主角邹崇是林足一腔意气的那一面,林足可能会欣赏这样的角色,却绝对不会被吸引。卫郑有点想看林足去试镜罗小二的时候罗岐是什么表情了,对方应该会参与改编……嗯?等会儿,角色跟着作者姓罗?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蹙眉稍稍回想了一下这个罗小二在后期兴风作浪、把主角的同伴耍得团团转的情节以及最后跳海脱身的结局。改编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恶人必须有恶报,这个角色成功脱身的部分应该会被模糊处理。依照原著看来,邹崇终究亲手惩奸除恶,功德无量,若要给个好结局,理应加官进爵甚至镇守一方,结果呢,皇帝下旨将他召入宫中,去了烦恼根,留在身边辅佐,不像赏赐,更像是惩罚。罗小二后期奸计频出,一肚子坏水,以一己之力拖慢了整个主角团的查案进度,成功后更是轻松脱身,潇洒离去,比主角的待遇还好。',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