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十三节 巨舰对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金凯德的想法有点悲壮,这甚至让金凯德在这个时候产生了要与舰队同存亡地想法。而战斗打成现在这个样子,第33特混舰队几乎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原因也是多方面地。

最严重的就是情报方面的失误。直到依阿华号上的雷达现了那六艘战列舰之前,包括金凯德在内,所有美军的指挥官都认为第三特混舰队在瓜岛海域活动,准备支援6战队登6新赫布里底群岛,而不是已经出现在了珊瑚海上这个严重地情报失误带来的可以说是灾难性的结果。

如果金凯德知道第三特混舰队已经赶来的话,他肯定会让七艘战列舰在一起行动,而不是分成两部分。更不会想着去炮击塔古拉岛上的那两座唐帝国的机场。这样,在交战之初,他就可以用七艘战列舰打对方的六艘战列舰。优势是在美军手里,而不是在第三特混舰队手里。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也许现在就是第三特混舰队的司令官在考虑该怎么收场了。

其次就是双方战舰性能上的差距。唐帝国建造了世界上最优秀地战列舰,从风帆时代开始。数百年来,唐帝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舰,最好的火炮。拿当时唐帝国与美国最厉害地战列舰来看,就足以知道两国在战舰建造方面的差别了。

新省会级第二批次开始的最大排水量是485oo屯,而依阿华级改进后达到了59ooo吨,整整比新省会级多出了1万吨,而这其中除了结构重量之外,依阿华级的主装甲重量肯定要多出数千吨。可实际上,新省会级地防御能力不在依阿华级之下,一是新省会级的关键部位更为集中,因此主装甲带的长度比依阿华

级短了十几米。其次是新省会级第二批开始动力系统的功率重量比更大,因此动力系统更为紧凑。三是新省会级采用的装甲钢质量明显好得多,所以可以用更薄的装甲起到同等的防御效果。

再看双方主炮的性能。在依阿华级之前,美军用的4o6毫米主炮的身管都只有45倍口径长度,而新省会级后来用的是55倍口径身管的4oo毫米主炮。4oo毫米与4o6毫米是同一个数量级的,而火炮的身管越长,就能给炮弹越大的初始度。可炮管的长度是有限制的,最大的限制就是加工与生产工艺,还有炮钢的质量,炮膛内壁的处理工艺等等。正是因为唐帝国在这方面有着技术上的优势,所以敢用4oo毫米主炮去对付美军的4o6毫米主炮。而且,随着25式穿甲弹在25年年底交付海军使用,唐帝国战列舰主炮的威力提高了很大一截。

当然,两种战列舰最大的差别实际上是在炮瞄方面。新省会级都有完善的雷达瞄准系统,而美军在依阿华级上的雷达炮瞄系统仍然不足以肩负起炮战的重任。另外,新省会级从第二批开始第一批的两艘在大修时做了改进,换上了24米瞄准仪,其瞄准精度提高了很多,远过了依阿华级。

除了情报,战舰性能方面的差距之外,实际上双方官兵素质的差距也非常巨大。如果说常荐新对四艘新战列舰上的官兵素质很不满意的话,那么金凯德对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上的官兵素质就只能用无语来形容了。当时,在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上,一共才只有8oo多名有作战经验的官兵全是从三艘南达科他级上调派过去的,而这四艘战列舰一共有官兵74oo余人,其有经验的官兵不到九分之一。

而四艘第二批服役的新省会级战列舰上一共有老兵27oo人,占到了四艘战舰总官兵的三分之一

当时,金凯德没有去想这些细节方面的问题,而且这种纯理论与技术的对比在实战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可是,每一场战斗实际上都是由很多很多个小因素确定的,有的时候,甚至一炮弹就能彻底的改变整个战斗,问题就是,谁有那么好的运气,打出这至关重要的炮弹了。

因此,战斗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偶然因素,可同时也有一些必然的因素。这也是战争的本质特点,在众多的偶然之中有着必然。而交战双方在情报,武器装备的性能,以及军人的素质,指挥官的能力等等都是决定战斗,乃至战争胜负的必然因素。

四艘依阿华开始加转向。金凯德也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在舰队转向的时候,他下达了新的交战安排:依阿华号对付1号敌舰,新泽西号对付3号敌舰,密苏里号对付4号敌舰,威斯康星号对付5号敌舰。也就是说金凯德放过了2号与6号敌舰。

金凯德的这一安排有两个目的,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运气,如果威斯康星号能够迅的解决掉5号敌舰,而依阿华号与新泽西号能够解决掉另外一艘敌舰的话,那么双方就回到了四打四的局面上来,实力基本上拉平了。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碰运气干掉对方的旗舰,而这很有可能是3号,或者4号敌舰,如果干掉了对方的旗舰,导致对手混乱的话,那也有胜利的希望。

这也是金凯德唯一的希望了,而且他很清楚,前十轮的交战将决定一切,如果在前十轮的炮战中运气没有降临的话,那他就将彻底的失败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