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三句话,拐走了一个苗疆少年+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米娅。”女人对他说自己的名字。萧榆回以礼貌浅笑,点头。“怎么样,这趟不亏吧。”张空青邀功道。萧榆对她无感,米娅倒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也不知道算不算是警队一年来的职业病,他总觉得有几个人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个好人。第12章 陆森是你什么人众人酒足饭饱又歇了一夜,萧榆跟着这群男女老少,鱼龙混杂的队伍出发。黄安市离处在中南地区,大山腹地的平义南寨还有十几个小时路程。因为拍摄器材不好托运,这群人选择自驾,一路上人多也确实够热闹,哪怕跨国际语言不通,萧榆也经常能听到各种蹩脚的“骚瑞”、“欧克”、“猫宁”……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口音十分洗脑。就像现在,他旁边那位有好学精神,捧着一本新华字典研读的蓝眼睛外国人每次叫他,都会变成——“小鱼。”“萧榆。”他纠正。“晓雨?”“萧——榆!”“笑——鱼。”“……”就这么着吧,爱咋叫咋叫,要让这蓝眼睛叫对读音,可能需要把他的舌头拔下来重新捋一捋。萧榆懒得跟他计较。“你的画,我有收藏,我很喜欢!”安德鲁从手机里给他看他家里一幅裱在框里,仔细摆在书房里的山水画。那正是出自萧榆之手。这大概是他三年前在一处小镇旅游时随手画下来的,萧榆回忆起来。不管是谁,被人认可都是一件让人心情好的事。萧榆多跟他聊了两句,无意中知道他们来拍纪录片的项目,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车子开上山道,山路崎岖颠簸,等下车时,众人摸着一脑袋嗑肿的包,看着这个虽叫停车场,但真实情况就是一个空旷点的空地。空地旁插了块木牌子,写着什么字已经看不清了。而在两条岔路的旁边,只有一家破败的农家乐,之后方圆几里看不见人家。整个农家乐外面拉了大棚,要不是有块沾满灰尘的牌子写了“吃食”二字,乍一看还以为是修车厂。有个胖胖的大婶擦着手,从旁边的平房走出来招呼:“看看都吃点啥?”地方口音浓重,不过还能听懂。“您这儿菜单都有嘛儿?”他们中间最时尚的老爷子是个京片儿,一张口就知道是哪里人。“就看着点呗。”大婶从靠墙的大棚搬出来几张长板凳,利落往方桌旁一摆。毛巾掸一掸,扬起一阵灰。“嚯,”老爷子摆手扇风,“您这儿可够干净的。”“咱这地偏,可没那多讲究,说吧,吃点啥。”大婶一手叉腰一手撑桌,也不跟他们废话。几人干坐着面面相觑,估计那几个老外能听懂都不错了,还指望他们不看菜单就说吃什么。张空青举手:“牛排?”老爷子‘嘁’一声:“孩子,要不再给你来瓶儿红酒点个蜡烛?”也不看看这什么环境,还当是高档餐厅呢,哪儿来的牛排给你……“——有。” 大婶见怪不怪,“还吃点啥?”萧榆小小惊讶,环顾四周,属实没想到这偏僻地方还能吃上牛排的。安德鲁显摆自己的中文:“我想睡觉。”“……”众人齐刷看他。大婶挠挠头:“想睡就睡去呗,自己出去找地方去,我这可不提供借宿。”“我是说睡觉。”安德鲁重复。“……”大婶眨眼,跟萧榆笑着,“这洋鬼子可真有意思。”安德鲁毛毛虫一般的眉毛拧起来,皱着脸去翻自己的新华字典,还觉得是这样说没错啊。萧榆仿佛看到了自己初到国外,语言不通的样子,好心解释:“来盘饺子,剩下的您看着上,够我们吃就行。”安德鲁感激看向萧榆,又道:“麻烦,帮我放一点,醋。”“要求还挺多。”大婶转身忙活去,嘴里嘀咕着。等几大盘有荤有素的菜上桌,大婶把一碗水饺放到洋鬼子面前:“行了,吃去吧。”安德鲁握着筷子愣住:“这是睡觉?怎么,有汤?”“少见多怪,”老爷子看他带点嫌弃,“我们这儿饮食文化多种多样,够你学半辈子的。”张空青看着自己面前那份牛排——骨,舔舔唇去看大婶,张了张嘴想解释牛排,和牛排骨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过一对上大婶那不怎么耐烦的脸,又把话咽了下去。也行吧,至少这牛排骨闻着味道不错。萧榆不怎么饿,他吃饭比较重口,这边的饮食习惯偏清淡,吃了个半饱他就停了筷子。看见大婶蹲在外面择菜,他敲敲手指,从包里翻出带来的画册走过去。',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