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在三国当小说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62.对话田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162.对话田畴 (第1/2页)

刘安听到这话,不由的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这个少年,心念变动之间,开口问道:“还未请教阁下姓名?”

“在下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少年拱手对着刘安说道。

刘安听到对方的介绍,不由的一愣。

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说个书,昨日引来了黄忠这个大牛,如今又是引来了田畴这个大牛。

田畴的名声虽然在三国之中出现的不多,但其却也是个大才。

这田畴自幼好读书击剑,在当地的名声很大。

《三国志•田畴传》中说“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

根据记载,其在初平元年,幽州牧刘虞打算派遣使者到长安晋见汉献帝,以表达自己对东汉朝廷的忠诚,但由于当时路途遥远、盗匪横行,需要一位有胆有识而且又能随机应变的壮士来完成使命。

刘虞的部下推荐了当时年轻的田畴。

刘虞便亲自向田畴发出了邀请。

见面交谈之后刘虞对田畴非常赞赏,并任命田畴为从事,为他准备好车马。

等到出使前,田畴对刘虞说:“目前道路阻隔,盗匪横行,若是公开打着官差的名义出使,反而会碍事。

因此我想便装出发,抵达长安可能更容易些。

得到刘虞的同意以后,田畴回到乡里,挑选门客等共二十多人共同赶赴长安。

不过就连田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来一去竟然花了三年多的时间。

《三国志•田畴传》中说“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方,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

到达长安以后,献帝非常欣赏田畴的仁义,诏拜骑都尉,三公官府也是同时召用田畴。

但是田畴都是坚决辞让,不肯接受。

在得到朝廷回复刘虞的诏书后,田畴立即赶回幽州复命。

但还没到达幽州,刘虞已经在同公孙瓒的冲突中被杀害。

田畴悲愤之下,回到幽州后立刻去拜谒刘虞之墓,在墓前宣读朝廷回给刘虞的诏书,然后哭泣而去。

公孙瓒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即派人重金悬赏并抓住田畴,责问田畴为什么不把朝廷的诏书交给自己而是拿到了刘虞的墓前宣读。

田畴说:“汉室衰落,人怀异心,只有州牧刘公不失忠臣气节。

朝廷诏书上对将军没有什么好话,这恐怕是你不愿意听到的,所以也就不交给你。

何况将军你现在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既杀害了无罪的君子,又敌视忠义的臣子,这样的行为,必将让燕赵有识之士皆投东海而死,谁还会愿意跟随将军!”

田畴的义正词严,终于让一向以残暴著称的公孙瓒哑口无言,最后只能将田畴释放。

公孙瓒还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田畴义士,君弗能礼,而又囚之,恐失众心。”

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轻的田畴在幽州的威望。

田畴在公孙瓒手中侥幸逃过一死后,回到了家乡无终。

他没有消极避世,而是创造出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国度,并且获得了初步成功。

田畴先是招集宗族“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

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

田畴又通过选举的方式成为领袖。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

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

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按照前世的说法,田畴制订了明确的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条例。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北征乌桓。

由于田畴声名远播又熟悉当地情况,曹操事先便派人征召田畴。

田畴立刻收拾行装赶赴曹营,并被曹操任命他为司空户曹掾。

但是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曹操对田畴亦是赞赏有加,“即举茂才,拜为蓨令”。

但是田畴推辞不就,跟随军队驻扎在无终。

当曹军因气候及道路的影响,行军困难时,田畴向曹操提出:“沿海的这条道路在夏秋时节经常涨水,不利于行军。

过去从卢龙口到达柳城有过一条路,虽然已经毁坏了有二百年,但是还是有小路可行。

从卢龙越过白檀,出其不意,可以一举消灭蹋顿。”

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曹操的采纳并立刻实施。

也就是因为田畴的这个正确的意见,曹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北征乌桓的胜利,完成了同意中国北方的事业,从而结束了中原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162.对话田畴 (第2/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