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是说碰见那个人怎么了!”宁梁喊。“没怎么,长得很好看。”薄淙捏着易拉罐想了想,补充道:“特别好看。”“你春心荡漾了?”宁梁问。薄淙看了他一眼:“非得这么说是吗?”“嗯...怦然心动?”怦然心动。薄淙摸了摸胳膊上起的鸡皮疙瘩,想说宁梁什么时候说话这么酸了,然后又想起下午回荡在脑子里的心跳声,这么一想心跳又有要重蹈覆辙的趋势,薄淙抬手捂了下胸口,捂了一会觉得这个动作比宁梁说的话还酸,又赶紧放下了。“差不多吧,我不说了吗我也不清楚。”薄淙把鸡骨头放在地上让刚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老六吃,又开了罐啤酒。喝了几口,薄淙又说:“我这算不算是见色起意,是不是挺不要脸的。”“咱俩在这参加成语大会呢?”宁梁伸手和他碰了下酒,眯起眼开始分析:“我觉得不能这么说,你又不是看见一个漂亮的就爱一个,活了快二十年了你见过的美女很多,但一见钟情的不就这一个。”“钟情有点夸张了吧。”“那还是心动。”薄淙又连着吃了几串肉,想了想说:“你说得对,心动,特别动。”“你要出手吗淙?”“出什么手,人都找不到了。”“没事,”宁梁满不在乎,伸手重重的和他碰杯,“一面之缘,过两天就忘了,我以为多大事呢。”“确实不是什么大事。”薄淙呆呆的说。老爸去进货的时候气温低了几度,大概是因为这两天有场大雨,天最近也一直阴着。老爸早上五点多的飞机,薄淙凌晨就起床,开车把老爸送到机场,回家路上买了两碗豆腐脑和油条,到家刚七点,老六都没醒,桃溪路上的各家店铺已经早早开门营业了。薄淙把车停进后院车库,拎着早饭进门,老妈听见声音从店里探出头来看。“这么快就回来了。”薄淙回了句开得快,钻进厨房拿碗筷,“妈,来吃饭。”老妈放下手里的活,走进来边洗手边说:“刚才我还听见卖油条的在门口过去,我在楼上晾衣服呢,听见声儿跑下来人都走远了。”“您在楼上先吆喝他一声呗。”薄淙把油条倒进餐桌上的小竹筐里,端着两碗豆腐脑从厨房出来,“这是没放香菜的,还热呢。”桃溪路上的房子都是两层的商品房,一栋连一栋,连了一整条街。楼上是三室一厅,一楼只有一个大店面占了一整层,大多数人家都是一楼做生意二楼自己住,薄淙爸妈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是二十年前,房价低的不行,夫妻俩做生意又刚挣了一笔不小的钱,一咬牙买下了连着的两栋,一楼两个店面,一个用来开店一个用来当仓库,又在楼后面盖了个后院和车库,接着在一楼后面扩建了几平米小平房,隔开成三间,店面后面的用来平时休息,中间的是餐厅,最后一间是厨房。二楼两栋楼的隔墙打了个门出来,两个二楼成了互通的一层,老爸老妈住一边二楼主卧,薄淙住旁边二楼的主卧。一般人进了薄淙家二楼不绕迷糊个两三次都记不住哪扇门是哪的,多亏了面积大房子宽敞,格局倒也好看。“您好,欢迎光临。”门口的自动感应器响了就是来人了,不过也有可能是老六跑了进来。薄淙按下要站起来的老妈,叼着根油条出去了。没来人,也没有老六,隔着门帘只看见门口过去一个穿绿色短袖的男生,骑着电动车带着女朋友,没有进来的意思,薄淙看了看刚被风吹动了的门帘,转身回去,说:“风吹的。”“夏天有点风凉快不少。”爷爷摇着扇子,说着从胸前口袋里拿出烟来点上,薄淙从爷爷手里拿过扇子给他扇风,“没以前凉快,今年的风都是热的。”老人摇头:“今年热的不正常。”琴岛是个沿海城市,一般八月份平均温度也就勉强三十度,薄淙七月末的时候还和宁梁去了海边,被来旅游的人挤了半死,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幸亏海风是凉的。想到这,薄淙凑过去提议:“现在海边游客少了,您继续去拍照吧,省得闲着又开始抽烟。”爷爷今年六十七,年轻的时候开了个照相馆,前两年生意不爱做了,就爱去海边给人照相,十块钱一张,拍的好性格也好,拍了一年多竟然有不少游客来了琴岛专门去海边找他拍照,就是刚放暑假那阵来旅游的太多了,海边都人挤人,爷爷的话来说是景不好看,不拍了。“快别给你爷爷出主意了,”奶奶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中气十足的:“在家出门就能看见海,还成天往海边跑,哪天摔一下就知道厉害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