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拉的是网,收获却是瓷器</h1><script>chapter0();</script> 一个地方,宝藏出水之前,肯定都是有痕迹的,不可能突然出现。
比如十几年前就有传说,说南澳那边有两兄弟深海打鱼,捞到了“宝”。
根据陈文哲得到的材料显示,后来那里有“群众主动上缴124件文物”的记录材料。
其中的56件文物,是澳前村村民田氏兄弟上缴的。
就比如这次时间,田氏兄弟就是这种情况。
2007年5月24日7时许,田氏兄弟各自乘着自己的渔船出海打鱼。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海地礁石附近生活的龙虾和贝类。
为此他们带上了一般渔民都不会带的“有助于潜水员呼吸的空气压缩机、潜水服等设备”。
就是有了这批装备,让他们在“三点金”海域,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瓷器。
这个“奇遇”,让他们非常高兴。
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了此前的沉船。
不过,他们在海底巡视了一下,除了看到一段木头和海沙之外,并没有看得想象中的沉船。
于是兄弟两人,就把这些东西弄到了自己的船上,并决定由哥哥把东西先带回家,弟弟继续在这段海域进行巡查打捞。
2007年5月25日上午8时30分许,田氏兄弟的弟弟,再继续打捞过程中,引起了附近一些船只的注意,并向云澳所做了举报。
很快,警方赶到,并在弟弟的船上,搜到了21件刚打捞上来的古瓷器。
不过弟弟当时并没有告诉警方,此前已经有一部分古瓷器已经运回了家。
不过在第二天,警方就听闻了该两兄弟还有一些东西。
于是当地派出所,开始上门做工作。
为了说服田氏兄弟,对文物一知半解的民警,听说还借了一本关于文物的书籍恶补。
他们每天都上门做说服工作,最后田氏兄弟感激涕零的答应把打捞的文物上缴。
最后,把他们所打捞到的56件古瓷器,交给了边防派出所。
真要说起这次发现,还具有一点传奇性。
其实当地村民认为,真正发现这艘沉船的时间应该更早。
他们认为最先发现“南海2号”的人,应该是当地一個村子的村民黄某。
因为当年在6月1日,他上缴的68件文物,就是在24日前打捞到的。
黄某那年已经60岁了,据介绍,5月21日,他到“三点金”海域拉网,结果拉上了68件古瓷器。
黄某把这些古瓷器拉回家后,有人也告诉他,这些东西是宝贝。
黄某听了也没有在意,只是用装鱼的筐,把这些瓷器装了起来,扔在了家里的卫生间。
也正是因为黄某“拉的是网,收获却是古瓷器”,所以当地开始流传了“三点金”海域有宝的说法。
事实上,“三点金”海域暗礁林立,是经常发生海难的地方。
而在5月7日,就有一艘载满液化气的轮船,就在这个海域触礁。
此前就有渔民,零星地捞到一些瓷器,但是大都没有当回事。
南海二号事情出来之后,他们才想起了此前祖祖辈辈口传下来的“三点金”有许多沉船的说法。
在当地有关部门的一份黄黄的显得十分旧的图纸上看到,“三点金”海域一带都被标上了沉船的字样,这也明证了当地的传说。
“三点金”海域是否有宝藏,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事实。
而这座宝藏的发掘,绝对不是突然开始的。
其实,所有宝藏,都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以前传说中的张献忠的沉船宝藏,没有发现之前,就是传说。
当真正发现了,世人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传说是真的。
“看来以后我们需要多查找一些资料了!”
听完陈文哲的讲述,高启静有点感慨。
“要想从事海洋打捞工作,就一定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还有,也可以关注一下古玩市场,如果突然出现一些新鲜的海捞瓷,那就说明,哪里肯定有沉船被发现了。”陈文哲笑着道。
“这东西的价格还不便宜呢!”高启静忽然道。
“国内的海捞瓷,最近的价格才高涨起来吧?”陈文哲看了一眼高启静道。
这家伙别人骗了,恐怕是不甘心吧?要不然他怎么知道海捞瓷的价格?
想到这里,陈文哲提醒道:“不管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海捞瓷,都要小心,不要随便流入市场。”
“啊?”高启静惊讶的道。
陈文哲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