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顶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洪武官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h1>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洪武官窑</h1><script>chapter0();</script> 陈文哲会做旧,所以他才知道,釉层之下气泡的做旧难度,到底有多高。

特别是那种没破裂的老化釉泡,连作假的机会都不会给你,你怎么做旧?

因为你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都不看穿透釉层,把效果做到釉层之下的气泡之中。

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件瓷器,但是陈文哲认为,要只是凭借洪武时期没有发现过带年代款的瓷器,就否定一些带有洪武年贷款的瓷器,那也太简单粗暴了。

毕竟这样的瓷器,真不是只要一件两件,只不过都没有被公认证实是真品罢了。

除了上述两件,其实还有一件更难的的瓷器,那是一件"大明洪武年制"青花釉里红梅瓶。大风小说

釉里红本身就难以烧制,而青花釉里红更加难以烧制。

所以,这一件如果是真品,那么价值更高。

更何况,上面还有大明洪武年制的款识。

这件青花釉里红梅瓶高35公分,口径5公分。

它圈足,胎体洁白细腻,是用麻仓土做成。

这是重点,就算是彷品,那么麻仓土又是哪里来的?

还有,它的吸水性,修足不够精细,弦纹带乳状突起明显。

釉面呈青白色,用手抚摸有坑坑洼洼的感觉,出现较多的棕眼和落尘。

器型端正,丰肩下收,肩部绘画一圈唐草纹。

最重要的是在这圈唐草纹的正面,书写"大明洪武年制"横排从右至左排列楷书款识。

字体猷劲,手工书写,所以这一件瓷器,也号称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发现的第一个官窑款识。

而能够有这种称号,还敢自称第一的,肯定不简单。

这件梅瓶主体纹饰,为云龙纹青花釉里红。

龙纹单个,极其凶勐。

它张口吐舌,三爪锋利,火焰纹飘动强烈,表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矫健精美的画面。

青花红彩发色浓重,绘画精致,青花是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画,有较浓烈的铁绣斑呈锡光,略带晕散深入胎骨。

这是青料不够纯净,可能是元代留下的废旧青料。

红色鲜艳略带灰暗,少有飞红。

如果只是从这些特征来看,这个梅瓶看似平庸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其实还是有很多独特之处的,比如它有一个光彩夺目,以众不同的官窑款识。

这个款识是用手工写就,不用说,它的存世量十分稀少。

如果是真品,那么它的价值可能比元青花更加贵重。

第二点,也许就从这一点,真正确定了洪武年是有官窑的。

而且从此也可以确定,御窑厂大体成立的时间。

因为从这件梅瓶看,它的出现时间,应该是年代比较早的,也就是明洪武早期。

从这一点,就可以确定洪武官窑的成立时间。

“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章在位年号。

关于明初御窑厂建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明嘉靖王宗沐,所撰《江西大志》所记载的洪武三十五年。

另一是清嘉庆蓝浦所撰《jdz陶录》,所记载的洪武二年。

景镇考古所已故所长刘新园,曾研究过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地理位置,和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实物残件。

结合文献分析后,确定了景镇御窑厂的建立,应在洪武二年。

所以,结合那件梅瓶,也能确定,明代景镇御窑厂,确实应该是在洪武二年成立。

而这一点,在现在还有很多争议,甚至有人认为,洪武时期根本就没有御窑厂。

其实,有关洪武纪年瓷,明万历版《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作了具体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

书载明洪武年间的皇廷御器,按照需要临时下达国内几个重要产瓷区烧造。

如果需求量大,则调工匠赴京(今金陵)置窑烧制。

从而肯定了,洪武官窑瓷器的存在。

而洪武瓷器的确定,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了。

过去许多国内博物馆,把这一时期的陈列品,断代为“元末明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至1960年代,金陵明故宫出土了一批洪武器残片;

1980年代,神都四中、景镇御窑厂,相继出土了一些残片;

1990年代,金陵明故宫遗址,又出土一批洪武官窑残器。

如此一来,洪武瓷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