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6章 名家白马非马 (第1/2页)
随着一个个学派粉墨登场,其他学派的读书人也纷纷紧张起来。
虽说诸子百家学派众多,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并不多。
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学派能借此机会扬名,随即苏晨介绍起了擅长逻辑辩论的名家。
先秦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使得古代哲学思想空前繁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当时社会问题的迫切实际需要,促使辩论思潮兴起,也使得名家学派迅速崛起。
秦大统一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以维护统治,百家争鸣终结,名家也走向衰落。
“他被称为战国时期的辩论奇才,众多大师都被他驳的哑口无言。”
“他被诸子百家称为杠精学派,列国闻名却被群起而攻之。”
“他的学说在过去千余年中屡遭非议,现在他却拥有哲学家、逻辑学家等多重头衔。”
“公孙龙,字子秉,战国时赵国邯郸人。”
“他是名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名家学派流行于战国中后期,提倡正名实,即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
“善辩,以语言逻辑与分析见长,故又称辩者,在西汉时改称名家。”
“所谓名学,就是如今所讲的逻辑学。”
“它揭示了名实关系,能使人准确地把握概念和名称。”
“但事实上,诸子各家学派都认为名家学说是诡辩之学。”
“换个说法理解,就是现在的杠精。”
“庄子认为名家曲解别人的意思,通过辩论逻辑让别人哑口无言,但又不能真正说服别人的内心。”
“赵国首都邯郸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公孙龙从小就受到各派学说的熏陶,使他长于思辨,善于标新立异。”
嬴政:公孙龙提出违反世人认知的白马非马观点,如今看来更像是为自己扬名的手段。
公孙龙所处的时代,当时天下大乱,礼坏乐崩。
礼讲求的是有序,有序就是所有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礼。
而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世人就没了这种名副其实的概念,现实中名与实严重脱离。
比如士大夫在宴请宾客时使用和周天子同样的规格,妻子背叛丈夫与他人私通,孩子不守孝道虐待父母等等。
这样的社会现状,令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名这一术语,并提倡正名运动。
此后,诸子百家都开始加入到名辩的浪潮之中。
儒、墨、道、法等学派纷纷发表自己有关名实的看法,不过他们大多是以政治的观点来看待名实关系。
直到公孙龙才开始真正将名实关系作为一个专门的逻辑问题加以研究,形成了名家学派。
公孙龙创立学说的目的也与其他学者一样,是为了正名实和化天下。
只不过公孙龙走的是一条另类的道路,那就是用类似炒作的手段让自己的学说闻名四方。
他别出心裁地用白马非马这一明显有违常认知的例子引出自己的观点,果然其学说刚刚兴起就引来各家的高手来与自己辩驳。
一来二去,公孙龙也就随着白马非马的观点在诸子百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由其学派思想提出了二十一個辩论命题,其中经典的六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卵有毛,名家说蛋有毛。”
“其推理是蛋能孵化出有毛的鸡鸭,所以蛋是有毛的。”
“第二个命题,鸡三足,名家说鸡有三只脚。”
“理由是除两只脚外,再加上鸡脚这个名称,所以得出鸡有三只脚。”
“第三个命题,龟长于蛇。”
“蛇比龟长,人人皆知。”
“可名家偏说龟比蛇长,其理由是龟有大小,蛇有长短,大龟可以长过短蛇,所以说龟比蛇长。”
“第四个命题,马有卵。”
“马是胎生,禽是卵生。”
“可名家却偏说马能生蛋,理由是万物本质是同一的,胎生的马与卵生的禽都是物,所以马也可以有蛋,或者可以卵生。”
“第五个命题,狗非犬。”
“狗就是犬,犬就是狗,一物二名而已。”
“可名家说狗不是犬,《尔雅》中曾解释,犬没有长大时叫狗。
“公孙龙据此论道,二物必有二名。”
“狗就是狗,犬就是犬,狗不是犬,犬不是狗。”
“这并不是大小之别,而是二者实质区别。”
“第六个命题,丁子有尾。”
“钉子是楚国人对青蛙的称谓,人人皆知青蛙没有尾巴。”
“可名家偏说青蛙有尾巴,理由是青蛙的幼虫蝌蚪是有尾巴的,可见青蛙原本是有尾巴的。”
“在看到如鸡有三只脚这些命题理论时,都不禁产生这不就是所谓的抬杠吗?”
“而名家学派的极大成者公孙龙,他正是由于白马非马、坚白石等看似抬杠的理论而名扬列国,他也是名家诸子中唯一留下学术著作的人。”
庄子:公孙龙的思想都是些无用之言、旁门左道。
世人会因为公孙龙的诡辩而产生困惑,终将导致天下大乱。
不仅他们道家打击批评公孙龙的思想,就连儒家也认为公孙龙的理论有百害而无一利。
甚至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也曾表示,王公大臣要是喜欢公孙龙的思想会导致律法混乱,百姓要是喜欢则做事会混乱。
儒道两家,之所以认为公孙龙的思想没有用。
这是因为,虽然公孙龙提出理论的目的是正名实而化天下。
但是公孙龙的主张中却很少有政治主张与见解,更多的是逻辑的推理证明方法。
这就使得公孙龙的思想看上去有些难以理解,因此在实行和运用上自然也就有一定难度了。
一般人如果不能理解公孙龙的思想内涵,很容易将他的逻辑思维理解成诡辩,而诡辩自然是无益于事的。
与此同时,公孙龙子的逻辑思辨与统治者需要做的愚民是完全相反的。
如果人们广泛接受公孙龙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和见解,那么统治者用来愚民的政策也就很难实行推广下去。
只有天下都是愚民的时候,统治者才容易做到令行禁止,从而使得天下大治。
“一天,公孙龙牵一匹白马想要进城,但是守卫告诉他这座城池规定马不能够进入城内。”
“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
“公孙龙说白是指马的颜色,马是指马的形体。”
“白是用来称呼马的颜色的,不能称呼马的形体。”
“因此白与马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所包含的意思就不是抽象的马的概念。”
“公孙龙说如果你到马厩里去取马,黑马与黄马都是你取的对象。”
“如果你只取白马,那么黄马与黑马就不是你取的对象。”
“取马的时候,黄马和黑马都来了,他们可以看成一样。”
“姑且说作有马,而不可以说作白马,可见白马不是马的道理就很明白了。”
“在公孙龙看来,白马的概念是非常具体的,马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
“然而常识的判断却是非常矛盾的,白马是马。”
“这等于说,具体的白马是抽象的马。”
“如果把他的这个哲学命题诠释一番,则应读作具体的马不是抽象的马,具体的事物不是抽象的事物。”
“由此可以看出,白马非马这个哲学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已经注意到了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
“公孙龙首次提出这样的问题,为哲学增添了新的范畴。”
“其提出的哲学观点远远超过他所处时代人们的认知水平,这是他的观点不被诸子百家所理解的原因。”
韩非子:诸子各家普遍认为公孙龙为诡辩,又似乎无法在辩论中胜出。
公孙龙的这段话,每一句分开看都是对的,让人无法反驳。
但是由这些正确的话推导出的结论,却违背了世人的一般认知。
在不能承认却也无力辩驳之后,世人就给公孙龙安上了一个诡辩的头衔。
公孙龙的辩驳能力之强,就连孔子的后人都无法反驳。
有一次孔子的六世孙孔穿路过赵国,专程到平原君处找公孙龙辩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