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风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5、还是圈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h1> 5、还是圈套</h1><script>chapter0();</script> 李斯等人与秦王定下了先灭韩赵、再图魏楚、最后燕齐的统一大计。

围绕着先灭韩国还是先灭赵国,又发生了短暂的争论。

军事将领们却都认为:应当先灭韩国。

王翦:今我虽大胜,但赵国主力尚存,犹可一战。兵法云:穷寇莫追。那赵国君王新丧、方割地求和,若迫其太紧,悬崖一途。倘若反嗜一口,尤足虑也!

桓齕:大军远袭,迁延时日。战场情势,瞬息万变。我若兵困邯郸,一时不下,韩、魏、楚伺机而动,易遭败绩。韩国若趁机起兵,绝我粮道,则大军危矣!臣力主灭赵之前,先拔韩国。------------

秦王看着李斯:众卿之言有道理啊!

李斯:韩国弹丸之地,已为秦藩。臣以为其定不敢悍然作乱。韩国城坚且全民皆兵,击韩之难不逊于击赵。若先行灭韩,大开中原之门,则赵魏楚必然惶恐,乃成合纵之势!况灭韩,则赵国得以养息,徒增灭赵之难也!

李斯的判断十分准确,不过他心里还埋藏着一个小秘密----韩非在韩!

秦王拍板:就依长史之言,国策不变!

王翦、桓齕、李信、蒙恬等诸将,方才不再言语。

----------------

再说秦宫好事连连。

这日韩国公主桦辛为秦王诞下一子,这可是君王的第一个孩子!

秦王大喜过望,立即册封德妃桦辛为正宫娘娘,并宣布停止朝议三日,摆酒大宴群臣,就连咸阳城中的老百姓也每户获发放制钱10枚,全城欢庆。秦王的其它妃子们,有孕的盼着快生,没有受孕的纷纷禳香祈福、求天告地。

李斯祝贺道:天赐麟儿,国有祥瑞啊!

秦王喜不自禁:本王第一个骨肉,就是男儿,正是国运昌隆呀!

李斯从袖中取出一只玉笏,那上面书写着李斯精心选择的几个吉祥文字。

“王上,闻王上得太子,臣昨夜兴奋,难以入眠,翻查典籍,特选取了几个祥瑞文字,以助王上给太子取名。”

秦王嬴政:多谢先生美意!太子之名,却是他母后先前已定好的-----唤做“扶苏”.

李斯惊讶,扶着秦王转身低声说道:王上,这扶苏乃是野草啊----王太子怎能屈尊以就不贵(贱)之称,不好!不好,还是换一个名字吧---

秦王:哎,先生有所不知呀,此名是取自韩国乐曲”山有扶苏”,《诗经》上也有哩------王后喜爱此曲,就给太子提前定下了这个名字。

扶苏,“扶”字为辅助音节,意为长音。“苏”字为苏草的意思。樵苏即为砍草、割草。晋代左思《魏都赋》中有:“樵苏往而无忌,即鹿纵而匪禁”,唐虚中《石城金谷》诗有:“狐兔闲生长,樵苏静往来。

李斯见秦王不以为然,只好尴尬地将玉笏收入怀中。

三日后,秦王登殿理事,群臣就位,他却姗姗来迟。

秦王红着眼睛、打个哈欠,歉疚地说:这几日宫内事烦,延压了不少奏章,昨夜匆忙批阅,晨兴犹觉困倦,故此来迟,诸臣见谅。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寡人终日忙于国事,却总是难有余力来学习呀-----

相国隗状、御史王琯一齐上前奏道:国事繁忙,王上亦应保重龙体,不可熬夜理政,此为臣等敬事不谨,未替大王分忧也!

秦王:卿等竭力务本、奉公职守,忠信事君,则本王可稍怠矣-----

史载:从朝见群臣的密度和批改奏章的数量来看,秦王嬴政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君王。

他批阅奏章从不让人代劳,而且批注的非常仔细。只是有时候遇到疑难,才召集相关大臣来商议一番。尤其是统一天下以后,各地奏章明显增多,秦王每天不批改够00件(00斤之说似有误)奏章,绝不休息。

外史姚贾出班奏道:启禀王上,魏国遣使臣,欲求称藩属国以事秦。臣已将魏使翟懋安置于馆驿,以待王上召见。现将其表章呈上,请王上过目------

秦王与李斯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嘴角露出轻蔑且得意的笑容。

李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我们就欢迎欢迎吧----

“传魏使晋见!-------”

“臣遵命!”,姚贾出宫迎接魏使翟懋入朝。

--------

送走魏国使者时,已近晌午。秦王就留李斯重臣在咸阳宫中一同用餐,席间又不免计议了一番。待谋划妥贴,众人散去。

秦王差宫人取来一堆珠宝、稀奇赏玩之物,径往兰池宫众爱妃居所慰问。

他先去了贤妃那里问候,那贤妃身怀六甲也四五个月了,眼泪汪汪拉着秦王的双手,尽情倾诉思念之情,直到秦王答应她时常来探望,方才放手。

秦王嘱咐膳房、御医、一班宫役侍女,务必好生看护,给贤妃调养好身子,又叮嘱人整修贤妃住所前的花园和亭榭,就连小径上也让人全铺上毛织地毯,真是恩宠万分!贤妃感激,谢过君王不表。

其后,秦王去看望淑妃,淑妃见到秦王,心花怒放如小鸟依人般扑到怀中,柔情款约。

到得室内,屏退宫女,秦王径解开淑妃腰间丝带,取下香囊,分开长襦右衽,扯开淑妃贴身汗衫,将一对玉ru捏在手中把玩,还不时去搓动两颗娇小、粉嫩的蓓蕾。

-------------

古时候,中华民族的正统服装应该是蓄长发绾起来或在头顶盘起来、着冠带(蓄发冠带),衣服右衽,衽是衣襟,即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呈&quot;y&quot;字形,称右衽。若反之则称左衽。因为传统上“以右为尊”,就有人说应是“男右衽、女左衽”,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原地区应都是右衽。左衽一般是丧服或蛮夷穿着。后人看到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的是左衽,这是表示阴阳有别,并不是真正的装束。

笔者以为:战国时期的秦国,汉民与戎族交混而居,恐怕是“左衽右衽”都有穿着。

孔子就说过:“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异族的奴隶,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

秦国官员礼服是上衣下裳的黑色袍服及短靴、一般官员着绿袍、民间着白袍、穷苦人着穷人穿粗布、麻织的短褐,士兵着上衣下裤的胡服长靴,宫室妇女上衣下裙或着五彩长襦、罗袜浅履。中国古人除了贴身汗衫,里面是不穿亵衣的。---------------

那淑妃一双酥手柔弱无力地推拒着、粉面桃腮含情、唇齿翕张发出“哦、哦”的媚音、蹙眉浅笑,一阵阵麻酥酥的感觉传遍全身。

秦王:爱妃,有件事情本王要对你讲!

淑妃:臣妾听着呢----

秦王:你的父王---赵王赵偃已经仙逝了-----

淑妃大惊,挣脱开秦王的手:我父王是怎么过世的?什么时候?

秦王:就在月余之前,是忧惧而死的。

淑妃:所因何事?

秦王不动声色地说:赵国伐燕,遭到诸侯一致讨伐,你父王因兵败焦虑,诱发沉疴而崩。

淑妃泪水涟涟、哀怨地望着秦王:王上不是亲口告诉臣妾,说-----秦赵不交兵的吗?

秦王:诸侯会盟商议所定,秦国也不得不出兵跟从呀-----

淑妃俯卧在秦王脚下,嘤嘤地哭泣。

秦王俯身托起淑妃的下颌,盯着她的脸庞:爱妃要知道---你是本王的妃子,与赵国已无干系!但体念“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此为人之常情,我才告诉你此事,准你祭祀父王的-----

淑妃泪眼婆娑、无助地点点头。

秦王:爱妃你不想给本王育养一男半女吗?

淑妃哀声:臣妾-----日夜都在想呀、盼呀-----

秦王拉起淑妃、扯落她的衣衫就抱去卧榻之上。

那淑妃此时心中不免凄凉,也不敢触怒君王,只得摊开手脚、辗转附和,一任君王在身上折腾。这男女之事,两情相悦方好。见淑妃蹙眉忍耐、不温不火,秦王心下恼怒起来,就不再惜香怜玉,一阵惊风暴雨,淑妃惨叫连连,不消片刻功夫竟致昏死过去。

秦王撇下淑妃,喊过宫人伺候宽衣,悻悻而去。

少顷到得兰池宫行辕驻地芳华庭,秦王吩咐手下:去把恪妃(魏国公主)、谨妃(楚国公主)都叫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