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别打扰我进攻浙江。”
杨信说道。
苏松嘉湖包括淮扬一带,人口实在太稠密,而且纺织业工人太多,这些工人其实热情不高,毕竟杨都督的做法限制了纺织业,虽然也有解决手段,但至少对于苏州那三分之一人口的纺织工人来说,很难像佃户农奴一样对杨都督充满渴望。
松江也一样。
松江士绅在徐光启家带动下,已经开始减租,他们也知道想对抗杨信首先得稳定后方,而且发达的工商业让农民有很多额外的赚钱渠道。
他们的生活并不算太差。
毕竟那里供应着整个战场,西线近十万官军和团练,全靠松江的工厂提供军需,所有士绅都在俩眼瞪得血红般增加工厂数量,工业的狂飙带来经济繁荣,繁荣的经济会严重影响农民们的造反热情,简单点说就是沙俄和英国的区别。
战争有可能不会摧枯拉朽。
而那一带的人口密度,意味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大量死亡,打仗这种事情不是那么容易控制,杨都督手下也不是纪律严明到睡大街的。所以那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变成战场,然后用淮北的这场君子之战决定,只要卢象升失败了,那里的士绅也就差不多认命了。他们不认命也没用,失去了朝廷的支援,面对靖难军的洪流他们抵抗只有死路一条,那些士绅都精明的很,投降只不过失去土地,不投降就什么都没了。
但浙江不一样。
明朝的确江浙纺织业发达,但这个浙是嘉湖杭,绍兴都不算,整个浙江绝大多数地方还是农业。
嘉湖杭这个三角区以外,是无数山区间小块平地上的古老县城和乡村,在这些很少受到战争影响的县城和乡村,那些从宋朝甚至更早开始延续下来的世家大族,用租佃制牢牢掌控着一切。而且还不是正经的租佃,绝大多数是层层租佃,也就是二房东三房东这种情况,这还是从南宋就延续下来的恶习。
再加上农奴……
当然,不只是浙江。
其实江西,福建统统都如此。
农奴制在这片区域根深蒂固,甚至部分地方还有某种特权。
明朝文人笔记有过记载。
这就是明朝江南奴变的根源。
原本历史上因为崇祯朝越玩越烂,地方上军事力量名存实亡,那些农奴们得到机会,整个江南到处都是奴变,甚至一些地方都把士绅吓得不敢去收租。
毕竟收租得成本。
当收到的租子都不够养活收租的打手时候,那租子收不收的还有什么意思?
和光头佬后期差不多。
光头佬后期江南很多地方也这样。
这样的地方最容易,也必须以武力来解决,因为民间基础好,那些佃户农奴已经迫不及待,只要打过去竖起旗号,剩下就是摧枯拉朽,根本不用真正打仗。所以士绅们在丛山关的抵抗才那么顽强,都知道这把火烧进去就什么都完了,那些佃户农奴们会像一场熊熊烈火一样,让他们葬身火海,他们必须死守丛山关,等待他们最后的希望之光。
“可以!”
他们的希望之光说道。
卢象升考虑不了那么深远,其实他对局势也不是说很了解,毕竟他之前一直在辽东。
但堵胤锡知道。
堵胤锡急忙向他使眼色。
杨信很干脆地抓住了他腰带,堵胤锡惊叫一声,很显然还想拔出腰间的短枪,但可惜他动作太慢,紧接着就被杨信扔了出去,然后带着惊叫声落入江水中。
好在一旁就是蜈蚣船,那些士兵赶紧伸出钩子,把他从水里拖回到船上……
“一个芝麻官一点规矩不懂!”
杨信鄙视地说道。
卢象升很无语地看着他。
“瀛国公,您不会亲自上战场吧?”
他说道。
这个问题很重要。
辽东军团对杨信有着根深蒂固的敬畏,如果杨信亲自上场,恐怕没人敢迎战他,罗一贯就说过,要是杨信上阵他就绕开,他和部下是不会跟瀛国公动手的。祖大寿三人虽然没有类似表态,但他们的部下都是听杨信的传说成长起来的,杨信真要是抡着青龙偃月刀之类武器露一手,恐怕那些骑兵瞬间就崩了。
“不会了,这又不是杀建奴,提不起那兴致来!”
杨信说道。
卢象升松了一口气。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