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可不是在安平县了,那么多人知道她的身份,她将来可是要母仪天下的,怎么能在这时候损了名声?
瞧见姚家夫妇已经开始哭天抢地骂小人陷害、骂女儿不孝,而周围百姓看着她的目光也越来越不对劲以后,姚燕燕便抬起袖子,抹了抹眼角,道:“生养之恩大过天,就是因为念着这份情分,所以纵然父亲卖了我的生母,嫡母又从小嗟磨我这个庶女,我心中对你们亦不曾有过怨恨。”才怪!
见姚家夫妇瞪着眼睛瞧她,姚燕燕叹息一声,道:“可我虽只是一介女流,却也懂得天地君亲师,先有国,才有的家,你们虽是养我长大的父母,但犯下此等勾结反贼、卖国求荣的罪过,亦是不可饶恕的!如今证据确凿,在大忠大义面前,我又怎能为了一点小家情分,误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误了这满京百姓的生死安危?父亲可知,你投效章宰相这等反贼,会给大齐带来多少动荡,这满京百姓,说不定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围观百姓都是奔着看热闹的心思来的,而百姓大多没有心思想那么深,原本听了那对夫妻的话,还以为堂堂贵妃连为自己父母伸冤都不肯,对她的观感便差了些,但听了贵妃当着众人的面说出的这些话,他们才明悟,哦,原来这位贵妃娘娘在家中只是庶女,原来她爹卖了她生母,原来她的嫡母从小就嗟磨这个美貌不凡的庶女。想想也是,有哪家的嫡母会把一个庶女当亲生女儿看待?
百姓们这时候心里,已经对姚贵妃产生了几分同情。原来像这样身份尊贵的娘娘,也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啊!
而姚贵妃接下来所说的话,却叫百姓们微微一愣,而后胸中便腾起了一股怒火,章宰相谋反的事,昨天銮驾进城时已经宣扬得人尽皆知,在场百姓中甚至有不少朝着章宰相扔石头的,要说这些百姓如何忠君爱国,倒不见得,只是他们在京中日子过得平静,便越发忍受不了动乱,那天夜里章宰相的反兵攻城,本来就叫京中百姓吓得两股战战,幸好陛下及时识破了那贼相的阴谋,若是叫那贼相成功了,京城岂不是要陷入水深火热中,他们安逸平静的小日子岂不就毁了?此时听见这姚步腾竟然投效章宰相,人人心中都充满鄙夷厌恶,贵妃娘娘没有帮这种投敌卖国的罪人,真是深明大义!像这种人,就该拖出去斩首,以儆效尤!
当下就有人站起来,抬手道:“贵妃娘娘说得好,大义灭亲做得好!”
有一个人站起来,便有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姚家夫妇原本志得意满,觉得一定能靠着一个“孝”字压得姚燕燕不得不为他们奔走,更何况她可是贵妃,在陛下耳边吹几句枕边风还不容易?
到时候他们家靠着这个当贵妃的女儿,又能过上以前那种荣华富贵的日子。可是谁能想到,这么片刻的功夫,形式就陡然逆转,听着周围百姓义愤填膺的声音,夫妻俩再多的狡辩也都被那些百姓的责骂声吞没,两人心头顿时跟被压了两块巨石一样沉了下去。
随即又想到被押入大牢后要面临的下场,不禁瑟瑟发抖起来。
姚李氏又怕又恨,不由扑到姚燕燕脚边祈求起来,说道:“燕儿啊,我过去虽然待你不算好,但也让你吃饱喝足好好长大了不是?你就算恨我和你爹,可你两个弟弟可是无辜的啊!你不能扔着他们不管啊!”说着又去指同样被锁上镣铐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识眼色,见状连忙扑过去,要去抱姚燕燕的腿。
却被姚燕燕身边的侍卫挡开,“大胆!竟敢冒犯贵妃娘娘!”
那侍卫手中宝刀明晃晃的反着光,三人吓了一跳,顿时不敢近前,只是仍哀嚎着祈求着,只是他们嘴里说着祈求的话,看着姚燕燕的眼睛却充满了恨意。
可惜的是,周围百姓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几人的这点声音犹如混入大海的几滴浊水,半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姚燕燕冷冷地看着他们,等这几人嚎得嗓子都哑了,才抬起手,让百姓们冷静下来。
在百姓们的声音慢慢平静下去,她才扬声道:“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决没有你们犯了错,我这做女儿的说几句求情的话,就能洗刷你们罪过的道理。况且,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决不是那种贪恋美色的昏君,我虽为女子,却也为之心折,只愿一心服侍陛下,辅佐陛下。再者,你们犯下的罪过,自有律法裁定,就是陛下来了,也没有更改的道理。天子知人善任,胸怀宽广,即便我是罪臣之女,他也没有降罪于我,而是待我一如往昔。你们放心,你们虽犯了错,但两位弟弟年纪尚轻,只要证实他们与章宰相谋反一事无关,陛下定不会怪罪,若是两位弟弟真有才能,陛下定然也会不计前嫌,任用他们。”当然,这两个是草包是永远没有机会了。
说完,她没有再看那几人呆滞的表情,而是转过身,面朝着街上的百姓们,高声道:“陛下不计出身,只爱有才之人,连我这样出身寒微的罪臣之女,陛下依然能亲近信赖,若是有贤才之士愿意前来投效,陛下也一定会亲之信之。”
因为章宰相这些年一直不动神色地败坏陛下的名声,而陛下在宫中又不知民间事,从来也不曾出面管过,因此即便这些天已经有人辟谣,但是百姓们对陛下的印象还大多停留在一个形式荒唐的少年天子上,但此刻听了贵妃娘娘的这一番话,众人便渐渐明悟了过来,原来他们以前真的是被章宰相放出的流言误导了,原来陛下竟是这样一位贤明的君主,是他们误会了陛下啊!
大齐有这样一位明君治理,何愁将来过不上好日子?
百姓们心头恍然,看向那些姚家人的目光更加不耻,而投向贵妃娘娘的目光,却充满敬畏和尊重,甚至有人高声喊道:“娘娘品性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真乃贤妃!”
人们本来就容易受身旁人的影响,这一声又一声的呼喊下,站在中间的姚燕燕仿佛被镀上了一层光环,竟显得愈发耀眼起来。
姚燕燕说那番话,本来就是为了和姚家人撇清关系并把锅弹回去,顺便帮陛下扬一扬美名,若是这些话流传出去,将来有越来越多的贤才主动跑到她和陛下的碗里来,那就更好了。要不咋说多跟聪明人在一起有好处呢?这些日子她跟着陛下和封元混的久了,觉得自己好像比以前聪明了好多呢,要换做以前,她可不懂得用这么迂回的法子,现在看来,效果非凡!
但是她预料到结果,却没想到百姓会这么激动,看着他们望着自己时热切仰望的目光,姚燕燕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感觉,上辈子的时候,她和陛下整日里醉生梦死,在宫中横行霸道,那个时候的她,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万民拥护的一天的。
就算她再怎么虚荣,也从来没有幻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受到这么多赞美和崇敬的目光,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姚燕燕此时心中的感觉非常复杂,似激动、似感慨、似酸涩……又有其他复杂到她难以形容的感觉,只觉得胸中热流涌动,眼睛微微颤动,有些想要流泪,有些想要大笑,却都做不出来。
于是她几乎本能地,朝着那些百姓鞠躬一下,便坐上宫里派出来接她的仪仗,起驾回宫。
她没想到,在她那一鞠躬后,百姓们看着她的目光更加热切了,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谁曾敢想,有一天,竟有一位身份高的贵人,像他们行礼致谢呢?
如果说百姓们方才的激动多少有被旁人带动的因素,那么现在,他们则是真心地跟在那仪仗后头,默默地护送贵妃娘娘回到宫中。
至于那些姚家人,现在又有谁去记得?
而在贵妃仪仗离开的同时,街边一家茶楼上,有两人将方才的那一幕尽收眼底。
这两人一个生得俊逸温和,一个生得英武健硕,二人是世交好友,都是吴国人。他们自恃本事,起先是怀着满腔抱负想要效忠吴国君主的,奈何吴国皇帝昏庸,一气之下舍弃国籍出来闯荡,原本他们是属意陈国皇帝的,奈何陈国实在太远,索性先来齐国,本只是想来京城探探,将来去投效陈国皇帝时也能多些说法,但是在看到方才那一幕后,他们便改变了主意。
连一个后宫妃子都能如此深明大义,这大齐皇帝,想来应是位明君,他们何必舍近求远,去投效陈国皇帝呢?
两人商议一番,便决定留在大齐京城,找机会面见齐国皇帝。
姚燕燕和陛下此时还不知道,没等陛下这“爱才”的名声彻底宣扬出去,已经有咸菜,哦不,贤才主动跑到他们碗里来了。
第71章
在姚燕燕帮着陛下宣扬名声时, 胸怀宽广、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正两眼发光地对着账册, 数着从章宰相家里抄来的金银珠宝。
“发了发了!这次真是发了!朕攒了那么多年才攒了三十万两,抄一次家就能赚上百万两黄金!这个章老头, 真是恶贯满盈、贪得无厌,竟然搜刮了这么多民脂民膏,现在好了, 这些都是朕的了!”
封元站在一旁看着,待差不多了,才轻咳了一声。
皇帝陛下双眼不离那账册, 只摆摆手道:“爱卿有话便说,朕听着呢!”
“陛下, 如今朝中及地方, 有诸多职位空缺, 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臣提议, 是该提前开科了。”封元所说的开科, 便是科举取士。大齐每三年开一次正科,今年刚好轮到了, 只是乡试原本是八月开, 也称秋闱, 但如今朝中及地方缺人,只能提前开了。
封元道:“这一次章宰相的谋反案,牵扯出朝中及地方许多官员, 这些空缺,必须赶紧补上。”否则国家运转迟早会出现麻烦。
皇帝陛下点头,继续数钱,“都听爱卿。”
封元瞧了他一眼,叹口气,道:“陛下,这些钱都是要充入国库,并非您一人所有。”
皇帝陛下理所当然地从账册上撕下来一张,然后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库也是朕的,朕从国库里拿点银两,爱卿不会反对吧?”
封元:……
他实在想不明白,堂堂一国天子,什么都不缺,如此贪财究竟为哪般?
不过皇帝好歹心性纯正,又善纳谏,跟这些优点比起来,这点小小的缺憾也不足为虑了。他说服了自己,于是忽略了账册中被撕走的那一页,将那账册交给了户部清算,户部尚书那边清算下来,看到章宰相家中竟然搜出五十万两黄金,大惊不已,这便是后话了。
这会儿,封元命人将账册送去户部后,便对陛下道:“陛下,太傅、御史等人皆因勾结宰相被撤,如今太傅、御史等职位该由何人担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