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帝刘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章 泛胜之后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第42章 泛胜之后人 (第1/2页)

这日早朝后,刘辩留下卢植、曹操、皇甫嵩、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王允、蔡邕等人,问道:“诸位谁读过《汜胜之书》?”

众人愕然,心想现在都读四书五经,谁去读这类农书。

“臣曾翻看过,作者泛胜之在成帝时曾在今陕西关中平原提倡种麦,获得丰收。本书是西汉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内容几乎包括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种子处理、农作物栽培技术、收获、留种贮藏、区田法等均有记述。”蔡邕不亏是个杂家,涉猎颇丰:“只是臣看的只是残本,好多都遗失了,不知陛下为何今日提起此书?”

“众卿以为国当以何为本?”

“当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故历朝以来以农为本。”荀彧说道。

“即以农为本,此类农书却无人涉猎,是否有点本末颠倒。”刘辩接着问?

“这.......”众人哑然。

“我朝历来重视劝农桑,只是劝而已,却从未帮农民做些实事,只靠农民自己摸索,即使良田也所收有限,朕每思之,颇感汗颜。”刘辩接着说:“诸位想过没有,如果朝廷设专门机构研究《汜胜之书》,实验好的种植技术,并推广之,会当如何?”

“如此,大汉之民将无饥饿之苦。”卢植有点夸张:“陛下心系万民,实在是万民之福。”

“朕意设农监,在京郊开辟百亩良田,专职实验农业技术。诸位以为可否。”刘辩接着说。

“陛下英明。”众人不论支持与否都拍起了马屁。

“只是这农监谁任监丞?”荀彧提出了人事上的事。

“朕将下招贤令,众卿也可举荐。”

“臣遵旨。”

诏令一下,各地络绎不绝有人自荐或推荐,都是在农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刘辩把他们都编在农监。但都没有一个系统的农业思维,适合做监丞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42章 泛胜之后人 (第2/2页)

直到有一天贾诩上奏:“臣识得一人,名泛统,为泛胜之后人,家学渊源,颇晓农事,可为农监丞。”

“文和即识得此人,为何不早些奏来。”刘辩不喜欢贾诩这种非要等到主上焦头烂额之时才出主意的人,用心太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