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颜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0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太后道,“知道你自小看着太子长大,心疼他,但是也不该是这么个疼法。这是害他。他是太子,是未来的帝王,焉能不顾嫡出子嗣?若将临安花颜已经娶进门,才知不育便也罢了,大不了废了她,再立侧妃,但如今她还未娶进来,就得知这不育之症,还焉能再娶?岂不是让我皇室被人笑话?尤其是,如此的女子,他都要娶,让天下百姓们怎么看他这份任性?正因为他如今不在,哀家才要出手,若是他在,一定会阻拦,哀家还怎么下这懿旨?”

周嬷嬷叹了口气,太后听闻这事儿后,已经气火攻心,这意思是无论如何也要下懿旨了。她总觉得下了悔婚懿旨容易,但毁了太子殿下的坚持以后呢?

太后吩咐,“来人,哀家亲笔拟旨,取消这门婚事儿。这懿旨赐婚,本就由哀家伊始,如今毁了这婚事儿,也由哀家收尾,最是恰当。”

有人应是,立即去了取笔墨纸砚了。

太后秉着一腔怒火,很快就挥笔而就,亲笔写了取消婚约的懿旨。

懿旨写完后,太后看着悔婚的懿旨,心里不曾有半丝舒畅,因为她知道,她做了懿旨赐婚以来最想做的悔婚之事,但是太子云迟坚持了一年屡次阻止,如今她终于不顾他的反对做了,那么等于她是为了南楚的江山和嫡出的子嗣,毁了他们的祖孙情,往后,那个对他敬爱有加的孩子,怕是自此就恨着她了。

但是她宁愿让他恨,也不能让她娶临安花颜。

太后待懿旨晾干墨汁,喊来得力亲信,吩咐,“你亲自带着人,多带些人,将这懿旨送去临安花家。暂且不必知会礼部和司礼监,也不必对外声张和宣传。只待这懿旨到了临安花家手中后,再对外言明。”

“是。”得力亲信揣好懿旨,半分不敢轻忽此事,“太后放心。”

太后做完此事,心里卸下了一座大山,但又压上了另一座大山,她浑身无力地摆手,“去吧,务必不能出差错,最好防着东宫的人,虽说太子不再京城,但是他府中的那些臣卿和幕僚也不是吃干饭的,一旦知晓,势必要拦住此事,定不能有误。”

“是。”得力亲信心神一凛,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太后待人拿着懿旨走后,头脑昏沉地歇下了。

周嬷嬷见太后状态十分不好,连忙吩咐人去请太医。

太医很快就来了,为太后诊了脉,说是急火攻心加心思郁结,伤了肝脾,必须要放宽心思静养些时日。

方嬷嬷暗暗叹息,让太医开了药方,连忙吩咐人煎了药喂太后服下。

太后懿旨悔婚的消息下得隐秘,连皇帝那里也未曾商酌知会,但皇帝毕竟是皇帝,还是很快就得到了太后下了悔婚懿旨,秘密派人前往临安花家的消息。

皇帝惊异不已,没想到他还在犹豫权衡不决时,太后竟然这般地决然干脆,竟连祖孙情也不顾了,一意孤行地做了此事。

可见长久以来这事儿压在她心坎,成了心病,如今出了这等事儿,就等于压垮了最后一根稻草,让她不做不行了。

他一直都知道,太后是个强势的人,且是个十分有手段的人,更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否则也不会把持后宫这么多年,三千妃嫔半丝不敢在她面前扎刺,朝臣一直也对她敬重有加了。

这么多年,她对云迟,是十分纵容的。

但是如今,花颜的不育之症,传遍了天下,沸沸扬扬,让她真正忍无可忍了。

------题外话------

今天十点,月票双倍活动,宝贝们,愿意相信我的,十点月票投起来!么么哒~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更)

皇帝觉得既然太后为他的犹豫不决做了一个决断,那么,他便也不必犹豫了。

他虽然对临安花家有着揣思,对花颜有着某种特例的欣赏,但对于她不育之事,还是十分在意的。所以,他吩咐王公公不准插手,当做不知道此事,默认了太后的主张。

东宫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只不过比云迟在时得到的消息晚上一些,毕竟为了此次西南番邦之事,将最得力的那部分人都带走了,消息自然没那么快了。

东宫的幕僚们听闻后大惊,因为此事极大,连忙地聚到一起商议。

太子殿下临走时,召集他们,未嘱咐川河口一带的治水之事,也未嘱咐京城安危之事,唯一嘱咐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儿,临安花颜是他太子妃的身份,一定不能被人摘掉,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后,亦或者是朝臣,一旦事变,东宫所有人,必须全力以赴阻止。

所以,幕僚们商议的是如何出动人手,在悔婚懿旨到临安花家途中结下懿旨。

幕僚们很快就商议妥当,制定了三个方案,当即执行,暗中调动了太子殿下留在京中的势力。

半日后,赵宰辅、武威侯、敬国公、安阳王等人均得到了东宫出动大批人马暗中拦截太后要送去临安花家悔婚懿旨的消息,齐齐惊异。

没想到,太后竟然果决地下了悔婚懿旨。

更没想到,太子殿下不在京城的情况下,东宫的幕僚们竟然全力拦截太后的悔婚懿旨。

一时间,得到这个隐秘消息的人都心思各异。

武威侯觉得,太后着实果决,不愧是太后,皇上不必为难了。

赵宰辅觉得即便是悔婚懿旨顺利地到达临安花家,他的女儿也不可能嫁给太子殿下,惊异过后,当做不知便好了,决计不能去掺和上一脚。

敬国公的心情比较复杂,花颜喜欢他儿子,如今悔婚懿旨下达了,若是成功送到临安花家,那么,他可怎么办?是不是该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她感动娶个不育的女子?

安阳王因为安书离生死不明之事,没心情理会别的,得到消息后,也只不过惊异了一番,便继续命人继续追查安书离下落。

安十六自从给苏子斩送药传话后,一直没离开京城。他来京城时,暗中带了一批人,又遵从花颜之命,做了一系列地安排,只等着花颜所说的夺取机会。

她要的机会就是皇帝和太后有一个人会受不了,下悔婚的圣旨或者懿旨。

她在市井混的太久,不同于云迟在高处站的太久,所以,她仔细地思量过,她和云迟都是擅长谋算之人,但有一点上,云迟与她的想法定然是南辕北辙的。

那就是,他会觉得自己这个高位的人,与太后和皇上没分别,以己度人,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前思后想,再做决断,这个权衡之后下决定的这段时间,足够他得到消息处理阻止了。

但是花颜生活在市井太多年,见过太多小人物,可谓是尝遍了众生百态,悟出的道理就是,无论是什么人,厌恶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那么,就是心里的心结,身处高位的人更是,一旦有着不能承受之重,是会立即做出破釜沉舟之事的,不会给人留时间和余地的,这是一种势必要达成的疯狂。

皇帝虽然与她不曾交恶,但也不见得多喜欢她做他的儿媳,而太后,是实实在在地不喜她。云迟在京城时,她受掣肘,不能如愿为他悔婚,一旦有了机会,那么,怕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做成心里最想做的事儿的。

而不育对于女子而说是大事儿,对于皇室要娶个太子妃来说,更是了不得的大事儿。

再加上民心所向,便会事半功倍。',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