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年代文中过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是她不按时上班,所以汽修厂后来又招聘了个现金出纳。

“妈,等我的健身瑜伽馆开起来,你也帮我记账呗?”盼盼还挺会顺竿爬。

宋红米双手抱胸,“你的店在哪呢?给你做账一个月给多少钱啊,我不做白工的。”

盼盼有些不服气,“那…我爸给你钱了么?”

宋红米更骄傲了,“你爸挣的所有钱都是我的。”

盼盼:“……”

“家里的经济大权在你们妈妈手里,这是一种和谐的家庭模式。因为女人仔细,会过日子。”柳宵趁机教育孩子,以后成家要管钱。

没太说明白,毕竟孩子们年纪还小。

“妈妈有教你们记账、存钱、理财,以后都是能用到的。”虽然她教的只是皮毛,但也非常有用。

比如记账,就是简单的收入、支出合计表。

理财也是简单的钱生钱理念,比如可以置业,否则通货膨胀,钱就不值钱了。

盼盼挠头,“妈,刚刚还在说旅游么,怎么跑记账上了。”

宋红米:歪楼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那个《靠种田在修仙界当大佬》开文好几天了,可以去看看。

第215章 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48)

如今办理一些手续还是很麻烦的,不像以后行政手续简化那么方便。

办理香港通行证理论上需要十个工作日,还不算邮寄证件的时间。

所以三个孩子填报完志愿,一家人收拾了行李就去了云南。

她们第一站是昆明。

从昆明转战丽江。

在丽江古城玩了两天,照了不少照片。

也吃了不少美食。

特别是菌子,简直是种类丰富。

不过宋红米每次吃都是比较小心的。

不敢太尝新。

她们吃的都是当地人们吃了多年,确保无毒、美味的。

毕竟带着仨孩子,可没那么大的冒险精神。

对于云南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吃菌子她是很佩服地。

除了菌子,还有云南米线。

虽然在西安也有吃过,但是到了发源地,必须吃口正宗的。',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