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还会揉面啊?”“我会得多着呢,以后慢慢领教吧钟老师”,迟远山有点小骄傲,“走了,咱们去客厅边看电视边包。”客厅的茶几铺上了硅胶面板,依次摆上了两小碗馅儿、一块儿面、一根擀面杖还有两个没坑儿的小勺。一切准备齐全,迟老师擀了几个皮儿,正式开始上课。钟度不会包饺子,打心眼儿里觉得这是个技术活儿,迟远山还偏偏使坏,不教他简单的包法,专挑难的来。“馅儿要放得刚好,少了不好吃,多了容易煮破”,他一边说一边给钟度演示,“先把边儿捏起来,然后放在左手虎口这个位置,右手这么一挤这饺子就能立起来了”。这种大肚饺子的包法看着简单,实际操作就知道不容易。钟度包了好几个,没有一个能立起来,更别提包得像迟远山那么圆鼓鼓的了。尝试了好几次,一点儿进步都没有,他无奈的同时竟然还很享受。电视里放着枯燥的新闻,迟远山手里的擀面杖有节奏地敲打着案板,从客厅的窗户往外看,远处星星点点亮起的灯光宣告着夜的到来。昨晚他还坐在冰天雪地里羡慕着远处的万家灯火,仅隔一天,他就成为了这个真实场景的一部分,很恍惚。还拥有幻想的年纪,他曾幻想这一幕出现在那个从来跟温馨搭不上边儿的家,但即便那时候他都没敢想得这么美好。“钟老师,不是我说,你包的这些一会儿下锅就是一锅片儿汤”,迟远山像一只昂着胸展示自己漂亮尾巴的小狐狸,“看我这个,白白胖胖的”。“嗯,好看”,钟度回过神,颇为宠溺地冲着“小狐狸”笑了笑。桌上已经摆了两盒白白胖胖的饺子,他包的那些被迟远山挪到了面板边儿上,东倒西歪的没资格放进盒子里。馅儿都包完了,他的饺子都没能站起来,“小狐狸”迟远山的尾巴还翘着,最后端着包好的饺子往厨房走的时候,扔下一句:“钟同学,好好努力吧”。可怜钟度吃顿饺子代价实在大,这么一会儿已经从“钟老师”沦落为“钟同学”了。迟老师煮饺子的时候,钟同学也不敢懈怠,又去帮忙剥蒜、捣蒜,虚心的学习秘制料汁的做法。其中的鸡飞狗跳自然不用多说,折腾了半天等饺子上桌的时候他是真的饿了。夹了一个饺子,蘸上迟远山所谓不外传的秘制料汁,一口下肚,他感受到了美食带来的圆满。两人一个接一个地吃着,餐桌上一时之间都没人说话。过了一会儿迟远山笑了:“钟同学,你知道对一个厨师最高的褒奖是什么吗?”“什么?”“就是饭菜端上桌,每个人都埋着头吃没人说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以前他们家的阿姨一年得有三百天都在得到这种褒奖,钟度想。这话说出来破坏氛围,他笑了笑,换了句词儿:“迟老师说得对。”两人一人拿了瓶啤酒边吃边聊,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话题,却意外地聊得很开心。从天气聊到四季又从那帮损友聊到了昨晚的酒。“昨晚那酒你喝不惯吧?有柔和一点儿的,下次带你去小院儿喝。”“小院儿?”“嗯,就昨天晚上碰到你那条路再往南走一段儿就到了”,迟远山说着佯装老成地叹了口气,“这几年总觉得自己老了,该养生了,买了个小院儿,自己弄了弄,有时间带你去看看。”这两人爱说自己老的毛病简直一模一样,长得却一个比一个年轻。钟度笑着摇摇头:“哪儿老了”。“每天跟严松青,燕笑语他们待一块儿能不觉得自己老吗?他们才是真年轻,天不怕地不怕的”,迟远山眯了眯眼,想起了自己年少轻狂的年纪,“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还到处飘呢,独来独往的,狂妄得不得了,世界那么大都容不下我,所以我看《海藻》的时候特别有感触。”听到这句话,钟度立时收了笑,皱着眉打断了他:“别跟《海藻》比”。这话乍一听像是斥责,但迟远山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海藻》是钟度的第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渔村少年的故事。少年名叫小海,生在哪儿不知道,打记事起就在渔村了。那是个愚昧落后的村子,人们对大海很虔诚,对小海却很刻薄。海水的腥咸味儿、海鲜的腥臭味儿以及村民们异样的眼光伴随着他的成长。他是个被遗弃的孩子,脸上那一大片红色胎记或许是他被遗弃的原因。一个独居的老渔夫把他捡回了家,独自抚养成人。',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