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艺术家与门卫小伙+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还是问他颜料够不够用,不够的话就和他说,他让人送过来。最后一句是说,聊城的美术展评比开始了,最近他们俩少联系,让宁岁也别和别人说他们俩认识,省的被有心之人利用,趁机黑一把说这个美术展不公平。宁岁说好。宁岁对季凌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是季凌在大街上看到了宁岁的才华,然后用一盒又一盒的颜料给自己奶大的,宁岁心里自然是有感激的。周六,陈烨木自己开车去了季凌的画室。聊城是个小地方,这次美术展没有引起美术界巨大的反应,来的评委除了陈烨木、季凌外,就还有一个黄朴新教授,是从中央美院退休的,很受尊重。从各地寄来的画已经被助理整理好码在了桌子上,整整齐齐。陈烨木与季凌让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黄教授先坐,然后各自看起了面前的画。评选的方式采取打分制,三个评委分别打出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分数,然后由助理计算出平均值,选取打分最高的前五十幅作品,在这下个月末的聊城美术展上进行展览。同时,在五十幅作品全部选出之后,每位评委可以挑选一幅画作为自己的力推作品,该作品将在美术馆的中心位置进行展览,并且将获得进入聊城市画协的机会。本次的评选采取的是匿名的形式,就连极力劝说宁岁来参加比赛的季凌都没有看过宁岁的画,完全就是凭实力说话。季凌是一个很讲究原则的人,他看宁岁是个可塑之才,就竭尽所能去帮他;至于比赛,那就全靠宁岁自己的造化,即使季凌对宁岁的画风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有认出的可能。助理给了三位评委每人一张打分表,每幅画的左上角都贴好了对应的序号,三个评委就开始工作了。本次的绘画展没有设定主题,所以交上来的画作类型非常多样。有纪实的风景名胜、街边花草,也有抽象的脑内风暴,作品的质量都很不错。黄教授的年纪有些大了,带着一副老花眼镜,看得很慢但很仔细。屋子里很静,只有翻动画纸的声音。突然的,他在一幅画上定住了,眯着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半晌,惊赞:“妙啊!”陈烨木和季凌放下手中的画,也看向了黄教授手里的那一幅。画纸上,纷纷大雨倾斜而下,雨到地面,却成了薄薄的细纱。画面中央是一个墙角,一朵桔梗花长在角落,四面是青苔。纷纷白纱覆在花的身上,像是拥抱,又像是压迫。黄教授揉了揉自己酸涩的眼睛,说:“这幅画有意思,雨落成纱。雨给万物生的机会,也有死亡的恐惧。”第12章 矛盾与撕扯季凌摇了摇头,说:“我觉得是在说一朵小小的花,终于得到了雨的缠绵。”陈烨木说:“感觉,更多的是对雨的欣喜。”黄教授也点点头,“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咱们的人身阅历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从画里看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优秀的作品都是如此。”黄教授满意地在评分表上写下一个10分,然后继续给其他的作品评分。三个人分别把自己的那堆作品打好分后,由助理换上其他堆的作品。季凌接过黄教授手里的那叠画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出了刚才那幅画。整幅画的画风都充满着希望,用的色彩饱和度都很高,虽是下午的天气,但好像处处都是生机;然而,墙角的苔藓绿中透着一点点的黑,似是黑暗的增生,地上是坑坑洼洼的泥潭……二者的结合,却显现出一股诡异的和谐。有人能从中看出希望,有人能从中看出绝望。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幅值得送上展览的画。季凌很少见过宁岁画原创画,在聊城的时候,宁岁更多时候都在临摹陈烨木的画,季凌对此表示不解,他承认陈烨木的画有可以学习的地方,但也没必要画他个百八十遍吧,跟罚抄一样。不过,季凌对宁岁的用色、用笔还是熟悉的,他猜测这幅画有百分之六十的可能是宁岁画的,不过也没有很大的把握。但是这也不重要,毕竟看得是画本身,而不是看是谁画的。季凌拿过评分表,为了防止这画真是宁岁画的,之后再被别人扒出自己和宁岁从前就认识的事情,可能会有人趁机搞事情,掰扯内幕,所以他没给这幅画满分十分,而是九分。一个下午很快的就要过去了,紧张的评审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陈烨木拿到那幅画时,已是夕阳西下,窗外的晚霞透过窗户闲闲地洒在画上,晚风从窗户的缝隙中挤来,热烈地亲吻着画中的桔梗花。',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