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农女悠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9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对于她脑子里总有这么多新鲜的点子,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因此,对于她要做秋梨膏的事,自是双手赞成的。

做秋梨膏需要干红枣,第二天,谢悠然便把头天摘下来的红枣倒出来,拣出好的枣子,烧开一锅水,枣子倒进去,等水开,将枣子捞出,然后将枣子倒在干净的高梁杆编的席子上,放置在太阳底下上暴晒。

这个晒也是有讲究的,首先,烧水的火要旺,火劲要大,让煮枣子的水很快就开,要不泡的时间长了,枣子就不新鲜了;其次,晒枣子的席子不能席地铺,要在下面支东西,架空席子,保证其透气性;最后,晾晒的枣子要时常翻一下,以晒得均匀。还有,滚水烫一下是很有必要的,这个过程杀灭了一些病菌,使枣子不易腐烂。

好在这几天的太阳特别给力,几天后,红枣就干得差不多了。

这期间,趁着去一品香送魔芋的功夫,她又去了趟药房,买了些川贝和甘草。

等她回来的时候,发现聪明伶俐的二丫去了一趟山里,摘了不少沙梨回来。当即便夸了她一通。

二丫得到姐姐夸奖,也是很开心。

之前摘回来的沙梨每天都做了冰糖炖雪梨给全家人吃了,谢保顺的咳嗽也好了。

男人高兴不已,对大闺女要做的秋梨膏更加期待起来。

谢悠然做秋梨膏的时候,全家人都挤进了灶房,围着她,观摩的观摩,打下手的打下手,灶房里一片热火朝天。

第096章 祥顺斋

谢悠然做秋梨膏的时候,全家人都挤进了灶房,围着她,观摩的观摩,打下手的打下手,灶房里一片热火朝天。

尤其是二丫,她如今对做吃的非常感兴趣,整个过程几乎是眼睛都不带眨的紧盯着姐姐的一举一动。

只见她将干红枣洗净后对切去核,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梨削去外皮、将擦板架在锅上,把梨擦成梨蓉和梨汁。

然后将去核后的红枣和姜丝、川贝、甘草、冰糖放入锅内和梨蓉梨汁一起,盖上锅盖,用小火熬煮了一段时间,再用漏网捞起梨蓉用另一只汤匙按压,挤出更多梨汁。

最后将挤压后的梨渣红枣姜丝甘草渣扔掉,锅内只留下梨汁,继续用最小火熬煮。

约一个时辰后,梨浆已经变得非常的浓稠,谢悠然这才吩咐三丫熄火。

因为姜丝带辣味,有些人吃不惯,所以,谢悠然又做了一锅不放姜丝的。

放凉后的秋梨膏,色泽暗红透亮,浓稠细腻,看上去非常的诱人。

全家人迫不及待地尝了,个个眼睛一亮。

没想到这么普通的红枣和沙梨,也能熬出这么好的东西来,真是太神奇了。

二丫兴奋地道:“这膏香气很柔和,口味也不会太甜腻。姐,咱这秋梨膏一定会受欢迎的。”

谢悠然莞尔一笑,当然,现代的秋梨膏就是卖得很好,尤其是缺水干燥的北方,简直就是家家户户必备的。

她有信心,她的梨膏一旦投放到市场,一定会引起轰动的,也许,比魔芋豆腐和卤煮面更加红火。

但是这次,她不打算自己在街边摆摊了,那样档次上不来,价格就卖不上去。

如果说魔芋豆腐和卤煮面属于大众消费,但这秋梨膏,她决定走高端路线,目标受众群为大户人家。

她毫不担心他们不接受,因为秋梨膏的方子就是从古代宫廷里传出来的,最开始享受这道药膳的,就是有钱人。

所以,她对自己的秋梨膏信心满满。唯一的遗憾,就是这里没有玻璃,只能用陶罐装,陶罐自然是没有玻璃瓶装好看的。

第二天一早,她将昨夜熬好又放在外面冻了一夜的秋梨膏一小罐一小罐的装好,放进竹筐里,背着去了镇上。

祥顺斋是镇上最大的一家卖各类干果点心蜜饯果脯之类的店铺,他们家是老字号,名头也很响,镇上的大户人家夫人小姐们买点心零嘴儿,都会遣家里的奴仆来这家买,可以说,买祥顺斋的点心,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上次中秋节谢保顺拎去杨家的那盒点心,就是谢悠然从祥顺斋买的,当时杨家人好一阵激动,都相信他们家是挣钱了,否则怎么买得起祥顺斋的吃食。

但其实谢悠然买的时候也尝了那点心,味道也就那样,就像现代很多知名的小吃一样,听着名气大,尝了才发现,也不过如此。但人家的营销手段成功,牌子做大做强了,有钱人就认这个,赚钱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祥顺斋位于镇中心最繁华的位置,一栋两层楼的店面,装修得古色古香,豪华大气。

一楼是大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点心零嘴儿,供大家挑选。

二楼是一个又一个用屏风隔开的雅间,用来招待贵客的。就跟现代社会的大宗服务的vip室一样。

不得不说,这家老板还挺会经营的,这样,既满足了大众消费,也服务了大户人家。

看着祥顺斋几个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大字,她深吸了一口气,背着竹筐,进了大门。

“哟,客人您来了?快,里边请。”店里的伙计倒也不是踩低攀高之人,并没有因为她穿着朴素而有所怠慢,依然是笑容满面地将她往里面引,服务态度十分的周到。

谢悠然暗自点了点头,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伙计,你们掌柜在吗?我想跟他谈笔生意。”

“谈生意?”伙计愣了一下,不着痕迹地上下打量了她一下,又瞥到她背着的大竹筐,虽然不知道那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但还是笑了笑,道:“您楼上请,我这就去请掌柜。”

伙计带着谢悠然上了楼,请进雅间坐下,不多时,又请了位四十来岁的男人进来。

“姑娘,这位就是我们的掌柜。”

谢悠然早打听过,祥顺斋的掌柜姓陶,于是站起来笑笑,道:“陶掌柜,您好,我叫谢大丫。”

“谢姑娘。”陶掌柜识人无数,能做到这么大的铺面掌柜,自然也不是那以貌取人的肤浅之人。

当下礼节性地点点头,重新请谢悠然坐下,道:“听说你找我要谈笔生意?”

“是,”谢悠然直接从竹筐里取出两罐秋梨膏,打开罐盖,道:“不知陶掌柜可有见过此物?”

陶掌柜好奇地接过来,闻了闻,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柔香,好奇问:“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谢悠然示意伙计递来调羹:“您尝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