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2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村子就很少能有像州县一样坚固完善的防御工事,大多是村民自发修建的塔楼邬堡,大军一到,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而辽军就是靠抢劫这些手无寸铁的村子,才得以补充粮草物资,能够在州府下围城的。

寇准要做的,就是一边在州府驻扎大军严阵以待,一边动员村民坚壁清野,组织青壮和辽军打游击。

只要撑过最初的几日,辽军没了粮草,自然退去,他也就可以功成身退回京受赏了。

河间府地处北方,收获季要比靠南的州府晚一些。

南边的苏州杭州已经秋收完毕准备押解税粮入京了,瀛州的粮食还在农田里没有收获。

如果不抓紧收获粮食的话,待辽军一到,一定会将田地践踏,将作物烧毁,届时瀛州今年的收成又打了水漂。

这就是辽军的目的,只要连年来边境处破坏生产,就可以削弱边境诸城的实力,让他们无力与辽国对抗。

糟蹋粮食之余,还可以顺道掠夺一些,充作辽军的军粮。

但他们根本带不走那么多的粮食,即使裹挟着平民充做役夫,也只能带走一小部分。

所以他们糟蹋的永远比抢走的多,为的就是恶心人。

边境诸城镇对付契丹人也有一手,一边组织民兵监视契丹动态,一边下地抢收,抢收完后就该挖地窖的挖地窖该往山里藏的往山里藏,誓不让契丹带走一个人、一粒粮食。

也算是人民群众在斗争中获取了珍贵的对敌经验吧。

但这些经验对付契丹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是以一村一镇之力对付人家一个国家的优良正规军。

所以边境人民的自发抗敌行动基本上是输多赢少,每年还是会被契丹抢走不少的东西。

而寇准的出现,给瀛州人民带来了希望。

瀛州人是知道寇准是谁的。

十余年前,辽国太后皇帝御驾亲征,大举入寇,马上就到了瀛州城下,来势汹汹。

瀛州的百姓还没有忘记当年几乎沦为俘虏的恐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