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端起碗喝粥,不理我。
“我去学校附近的书店买本练习题。”我对已经在书房看书的丁琪说。
“哎呀你真是小可怜,得做那么多题,去吧。”丁琪托着下巴看我,好像她根本看不见自己面前的那一摞大厚书似的。
到了书店,我拿了一本新到的高考杂志往后面的角落走,那儿是我常站的地方,隐蔽又安静。杂志前几页是一些高考状元的采访,后面是做题的技巧,但我只看前面的采访,看两分钟就行。
上一期的采访是一个短发女生,她在高三选择了复读,之所以采访她是因为那位女生本来是理科生,复读时选择了文科,她是这本杂志唯一一个不是状元的同学,但考的相对来说不错,毕竟只用了复读的那一年。
虽然很多大人都只看重结果,不问过程。
我印象颇深,那个女生说,复读那一年面对全新的文科知识,总是变成海绵一样贪婪的吸收,从历史事件年份背到改.革的政.策,经常喉咙沙哑,甚至瘦了十几斤。
像海绵一样?贪婪的吸收?
能说出这话的,心里大概是有深沉的热爱,也是因为这热爱,所以她在复读时果敢地选择了文科。
我看到那篇报道,心里风起云涌。我这短暂的学海生涯,很少见到过真正热爱知识的人,身旁的人似乎都和我一样,被世道督促着才得以学一些东西。
热爱,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想一下会发奋,想两下会流泪?
而这一期的平头男状元说,这是发挥最好的一次,我心里很清楚,不能考的再高了。
还有很多关于潜力,关于梦想的言论,但我只记住这一句话,好像看到了高考的边界和未成年高中生的极限。
我把杂志放回原位,去高一区挑习题册,哪本都差不多,最后还是选择了王后雄,因为李芷柔和陈熠都用的这本——随大溜不挨揍。
踏上回家的公交车第一个阶梯时,我不由自主回头看了书店一眼。
大半个月后,朱宁到班后把书包甩到桌子上,气喘吁吁地问我:“突然想起来有一次在学校门口的书店,你是不是看到我了?”
“没有。”
我脑海中想起朱宁站在第一个书柜前挑书的样子,阳光浅浅地照在他脸上,白嫩嫩地,仿佛要透出光来。他打了个哈欠,小奶牙像极了奶奶家的白猫,让人想去摸一摸他的头。
我不知道自己是以什么样的心理盯着他看,又这样愣住了。
他侧过脸的前一秒,我赶紧把视线转回书架上,装作没看见他,抽了一本王后雄去前台结账。
“你就扯吧,你明明看到我了,还是偷看的。”
……
“看了!怎么了?你长这张脸不是给别人看的吗?是不是还要我交钱?”',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