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爽文主角他弟[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此番恳谈过后,皇帝果然上进起来。

姬玉衡冬日里一边在暖房里继续种植他的小草莓,一边和比较信得过的宗室勋贵世家们讨价还价:通用肥料他肯定会留下一个最简易版的配方,但绝不可能白给。

太上皇半年内便彻底收服三军,北城百姓居然在短短半年里居然都有了些富态相,家家户户有余粮拿去酿酒……老狐狸们真心不敢在这种时候捋虎须当典型。

姬玉衡是个正经生意人,一手收钱一手交货,赚到的银钱一部分充盈内库,另一部分拿出来做科研经费和奖励基金。

半年的功夫,工部里的工匠们就按照他的提点搞出了建议版水泥,如今北城扩城以及城墙修补新建用的就是这种水泥,省下的糯米——北城知府提前采买也不能退回去,就全做成年糕,再炸得金黄香气扑鼻,送给辛勤工作的民夫们加餐去了。

而这些工匠们则被找到宫中,姬玉衡当着百官的面儿嘉奖他们:升职加钱不在话下,更许诺他们挑选一子孙入官学读书。

这还不算完,姬玉衡下令翰林学士写上一篇纪实文学,详细记录这些工匠们如何研发出水泥,期间经历多少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终于达成太上皇的要求。

这位翰林学士是原主钦点的状元郎,写得一手好文章,姬玉衡看过之后发现论揣测上意,他可能都得认弟弟……反正就是基本不用改。

然后这篇好文章便登上了邸报,传遍整个北燕。之后姬玉衡特地点评,拿自己搞出增产数倍的肥料当例子,好好夸奖了一下工匠们的探索和实干精神。

水泥的意义怎么夸都不为过。

姬玉衡甚至还要求官员们有空写篇读后感,说是有空写,但谁敢不写?很快百官群臣就意识到太上皇要的不是歌功颂德,而是真搞出些有实用价值新鲜玩意儿。

腊月,姬玉衡欣喜地看到西南督抚送了个新式农具的样品和示意图过来。

等他向皇帝以及三个更为驽钝的儿子讲解过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已经是第二年开春了。

章锋渡他们猫了个冬,人马膘肥体壮正磨刀霍霍向东楚,等这年第一批骑兵两万人赶到,立功心切的章锋渡就和几位同僚商量:先给东楚来个当头一棒。

话说北燕和东楚交接之处是一片广阔平原,十分适合骑兵冲杀;而北燕和西周交接之处就是一处险关,北燕只要固守关隘西周就很难有所作为。

姬玉衡接到了章锋渡他们的军令状,只朱笔御批了个“准”字。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章锋渡他们几个骁勇善战的年轻将军——年纪在三十到四十之间,说是要一雪前耻,结果一个不小心“雪”大发了,三万骑兵其中包括一半辅兵直接打到了东楚都城之外……',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