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闺中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2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赵黼甚是无奈,然而见王妃这般高兴,倒也不忍扫兴,勉强道:“既然、母妃无事,我便先去稍加整理,这两个月都未曾好生洗漱过,浑身甚觉腌臜。”

晏王妃笑盈盈道:“好好好。”忙吩咐宫女们快去准备热水等物,又实在不舍得赵黼,便亲送了他回房,才又乐不可支地回来。

赵黼关了房门,想到方才跟王妃相见,恍若一梦,哑然失笑。

这可真似是“人算不如天算”,他防范所有,只是未曾“防备”……自己的母妃。

连日来赶路,精疲力竭,更加上前几日凉月峡一战,更是耗神耗力,又全无任何歇息的机会,此刻仍觉着头目都有些森然晕眩。

心身一时放松下来,才欲落座,忽地又想起一事,便扬声道:“速速把杜管事叫来!”

杜云鹤原先随着赵黼前往江夏,后来功成,赵黼因见一时半会儿回不到云州,杜云鹤此人又心思缜密行事慎重,让他坐镇云州王府,自是最佳人选。

因此杜云鹤此刻竟是晏王府的内管事,王府内的情形,都在杜云鹤掌握之中,所有呈送赵黼的密报,都是他经手过,是以最为可靠。

当初赵黼接到王妃有碍的消息,也是杜云鹤派人呈送,故而赵黼才毫无疑心,又怎会知道有人敢在这上头弄虚?

方才见到王妃无碍,只顾惊讶狂喜去了,此刻反应过来,赵黼心中怒起,拍案立刻叫人。

话音刚落不久,便听得门外有人道:“听闻世子传唤?”竟正是杜云鹤的声音。

赵黼忍怒:“杜先生请进。”

杜云鹤推门而入,却又小心将门掩上,上前垂着手问道:“世子唤我有事?”

赵黼见他神色淡定,心中早气得开花,问道:“杜先生,你如何假传我母妃出事的信息上京?”

杜云鹤道:“这个乃是王妃的主意,并不是我的想法。”

赵黼冷笑道:“那么你就眼睁睁看着王妃传假讯息?倘若今日传信的不是王妃,而是辽人的细作,引我入圈套的,那我要你何用?”

杜云鹤听了这话,神情才有些松动,又将赵黼上下打量了一眼,试探问道:“世子路上……可遇到意外了?”

赵黼道:“你说呢?”

杜云鹤皱了皱眉:“这个,我却是没有料到的……辽人的细作消息竟这样灵通……”

赵黼见他自顾自没事人一般,连丝毫的悔改之意都无,竟有些按捺不住:“你这是承认了你的无所作为?”

杜云鹤见他怒发,仍旧不惊:“世子且慢,我还有话说。我是迫不得已传了假消息,只不过……并不完全是因为王妃的意思。”

赵黼冷笑:“不是王妃的意思,只怕是辽人的意思?”

杜云鹤笑了笑:“正好相反。”

赵黼侧目,隐约听出些弦外之音。

杜云鹤道:“世子聪明绝顶,只不过因为王妃的事乱了心神,难道竟想不通,除了世子,还有谁的命令是我违抗不了的?”说着,抬手微微地往上指了一指。

赵黼心头急转,明白他的意思,凛然道:“你说的是……”

这刹那,就如同凉月峡那一场轰然震动,复在耳畔响起。

杜云鹤脸色平静,沉声道:“不错,能压着我,叫传假消息给世子的,正是当今圣上。

第382章

云鬟虽名义上被羁押大理寺候审,然而谁不知她是刑部得意的人,且晏王静王两位王爷,为了保此人亲自进宫面圣,甚至太子跟恒王也都甚是“关心”她的性命,故而大理寺竟也不敢怠慢,便从轻便宜“处置”,将人安置在衙门内的一间暖房之中,且请御医调治。

这一日,有两人前来探望云鬟,却正是崔侯府的崔印跟崔承。

为了好生照料云鬟,晏王暗中知会,便把晓晴跟灵雨两人送来,专门伺候,因此经过两日无微不至地调养,云鬟的腿伤总算大有起色。

听闻崔家来人,云鬟被两个丫头搀扶着,下地相迎。

先进门的,竟是崔承。

先前崔承人在京外,营中知道他家里出了事,便自准了假令他回府,崔承听闻云鬟也涉及其中,惊心忧急,匆匆回府探问究竟。

崔承见崔印脸色颓然,神情低落,比先前不同,便道:“父亲是怎么想法?”

崔印哼道:“我还能作何感想?只能说是前世的孽障罢了。”

崔承毕竟不是小孩子了,也有些知晓父亲的脾气,便道:“父亲可是……可是责怪谢主事?”

崔印笑了笑:“竟说什么责怪,再说,责怪又有什么用处,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崔承闻听,眼神微变。

此刻室内并无别人,崔承低头:“我并不觉着谢主事是会下此毒手的人,另外,我也不觉着是什么前世的孽障。只能说是自做孽,不可活。”

崔印略觉刺心:“纵然钰儿多有不好之处,可如今他已经横死了,又何必说这般的话?”

崔承摇头,把先前崔钰所做种种、包括上门要云鬟帮他私下通融之情说了,便道:“我当时听闻这话,甚是愤怒,便把他打伤了,这些父亲该都知道吧?”

崔印也是后来才听说崔钰意图“贿赂”云鬟的话,而崔钰先前下颌受伤,他也是略微知情的,可崔钰并未告状,崔承也未提起,因此崔印虽听府内有些风言风语,却也只当兄弟胡闹,并没放在心上。

见崔印不语。崔承道:“当时我警告他,不许他再去胡乱搅扰,如何我听说他又去了谢府,还骂骂咧咧地?父亲知道他的为人,自会猜到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凭什么有这般底气,敢上刑部主事的门求人家办事,又如何求情不成,就如此反目?”

崔印心中一动,知子莫若父,他自然知道崔钰恼羞成怒会做出什么来。

崔承却冷笑道:“当时我并不在京中,所以不知道,实话跟父亲说,我若在京中,就不必别人动手了。”

崔印到底是有些禁不得这话:“胡说!你说这话,不怕折寿?”',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