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蜜宠娇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92章

四弟明明不是三皇子, 但陛下却一再跟皇后一党人暗示他是。其实, 陛下是想拿四弟替真正的三皇子挡嬴家的箭。

若是嬴家一党真误中了陛下圈套, 误杀了四弟。那么, 最后知道真相的顾家, 肯定会与嬴王府殊死一搏。

这一招, 既护得真正三皇子一时安然,又成功激化顾嬴两家的矛盾, 让两家兵力自行内耗。不得不承认, 这一招偷梁换柱实在是高。

这个皇帝, 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软弱无能。软弱无能是他给自己营造出来的一个假象, 他是真的阴险狡诈,玩弄忠臣良将于股掌之上。

换言之,就是他根本不拿人当人。

“父亲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去问祖父。”顾旭直言。

顾世子不可能不信自己儿子的话, 这个长子素来行事稳妥可靠,他既然这样说, 肯定不是胡说的。闻声后, 顾世子一时沉默,只继续负手来回不停踱步。

“若真如你所言, 那陛下……”顾世子略一停顿, 又继续说, “陛下这么做,便是想拿澄之来替三皇子挡暗箭了。”

“没错。”顾旭一顿,目光认真望着自己父亲, “孩儿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与父亲说。”

顾世子突然停住脚步,抬手指了指一旁:“坐下来说。”

“是,父亲。”顾旭抱手道谢,等自己父亲坐下后,他方才落座。

父子二人坐得极近,顾旭声音也不高,只拿只有父子两人可以听到的音量与自己父亲说道:“父亲可还记得,十多年前,宫里发生的那起血案?”

顾世子当然记得。

陛下一直有头疾的毛病,有时候犯起病来,很严重,连宫里的太医都束手无策。所以,当时陛下便在民间广征名医。

当时有个家喻户晓的一代名医,叫林天瑛。得陛下征召,便带着自己的一个女弟子进宫了。那位林神医的确医术高明,自他入宫后,陛下的头疾便再没有犯过。

陛下仁厚爱民,所以,即便林神医只是一介布衣,陛下对他也十分礼遇。但谁也没想到,这位神医竟是皇后的人,他入宫来,是为了杀宸妃娘娘的。

当年皇后与宸妃同时怀有身孕,皇后怕宸妃率先诞下皇子会影响她的后位,所以,便派林天瑛入宫刺杀宸妃。最后,如皇后所愿,宸妃难产而死,只留下孤儿顺王。陛下动怒,也杀了林天瑛。

陛下当时不但下令杀了林天瑛,连半个太医院都屠了。这件事,在当时震慑住了很多人。当时陛下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朝中诸臣虽面上臣服,但心中多少有些不服气。但经此一事后,纵然再有人心中不服,但嘴上也不敢不敬了。

此事一晃,竟都过去十多年了。

只是……

“只是你当时还小,也没人与你提过,忽然提起此事是何意?”

顾旭道:“据儿子所探得的情报,其实当年,林神医并非皇后的人,自然也不是皇后派去刺杀宸妃的。”他严肃说,“宸妃乃是难产而亡,陛下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在杀人灭口。”

顾世子表情冷肃。

顾旭继续说:“太子不是太子,顺王也不是顺王……顺王才是皇后的儿子,而太子,他是宸妃儿子。”

“忠孝!你可知道,若无确凿证据,说这样的话,可是要杀头的。”顾世子脸色冷厉,“你所谓的情报,是不是可靠!”

顾旭:“当年跟着林天瑛一起进宫的,还有一个女大夫。林天瑛当年被诛杀,但是那个女大夫却顺利逃走了。如今,正改名换姓住在京郊富阳城内。这些日子,儿子暗中差人留在富阳,若有需求,便可随时带那位女大夫回京。”

顾世子又是一阵沉默,只缓缓站起身子来,负手于房内来回踱步。

“你是如何知晓的这些?”顾世子忽然侧头看向儿子问。

如今的顾旭,其实已经将两世的记忆兼容了。上辈子他经历过的事情,如何能不知晓?

只是这些,他不好说。若非亲身经历,就算说了,怕也叫人难以相信。

所以,顾旭道:“父亲可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帮扶难民去过一趟富阳?当时在富阳城内,儿子便见过那位女大夫。纵然她已经十分小心的在隐藏自己的身份了,但,儿子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顺着去查了下,便揪出了当年旧事来。”

“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打搅人家的生活。”顾世子叮嘱,想了想,又说,“既然你能发现她的踪迹,陛下与嬴家,也会发现。暗中多派些人手护着,一旦发现异动,立即出手相救。”

顾旭也正是这样想的。

毕竟,那一世的事情十多年后才会发生。如今什么都没有发生,自然不适合轻举妄动。

“儿子明白。”顾旭遵从父亲的意思。

自三月顾旭从南境回来至今,顾旭除了在提前准备应付“流放”之灾外,暗中,也在着手查魏家的事。据他的记忆,魏国公府会在几年后因“谋逆犯上通敌叛国”的罪名而被举家满门抄斩。

既有先知,顾旭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他是想利用自己的先知握住魏家的几个有力罪证,之后,或呈送御前,或与魏昭谈判皆可。

他不是非要针对魏家,他只想以此要挟魏昭,让他主动提出毁掉与榕儿的婚约。

当然,有关魏家的事情,与家族无关,顾旭也就没有与父亲说。从父亲书房出来后,顾旭直接回了自己书房。

顾旭的书房外,有自己母亲身边的嬷嬷等着。见顾旭来了,那嬷嬷笑着请安:

“大爷,夫人差奴婢在这儿候着。说是爷什么时候忙完了就去她那里一趟,多晚夫人都会等着。”

不必问顾旭也知道母亲喊他去是为了什么,左不过就是看中了几家姑娘,要他去相看的。对此,顾旭并不热衷。

于是顾旭对那位嬷嬷道:“劳烦你去回母亲一声,就说让她老人家先歇下。有什么事,明儿一早去请安的时候再说。”

怕嬷嬷不好交差,顾旭又加了一句:“我才从父亲那里回来,有些要事要及时处理。你回去后如实禀告,母亲会理解的。”

一听这话,那嬷嬷立即说:“老奴明白。老奴告退。”

顾旭回了书房,在偌大的书案前落座。屋内昏暗,只案头点着根蜡烛。他静坐着一动不动,沉默呆了会儿后,便从书案一旁的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葫芦模样的物件来。

外头月光透过窗楞洒进来,将他身影勾勒出来投影在地上。月光灰白,烛火摇晃,人影凄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