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二月底,这些学生陆陆续续完成了苏娇杨对论文的要求,苏娇杨又来了一个骚操作,她让学生们将学位论文中与数学相关的部分全部精简出来,把一篇三万字有余的文章精简成六七千字的长度,然后译制成英文,全部都投了出去。
苏娇杨这次瞄准的期刊,是位于普林斯顿的《应用数学》。
虽然《应用数学》不如《数学纪年》的排名高,但在应用数学领域却是无人能及的。
而且自己带出来的学生自己心里清楚,这些论文确实不错,要创新点有创新点,要基础有基础,可问题就在于没有将成果升华出来。
要是这些论文的成果都升华出来了,那肯定要投《数学纪年》,可在苏娇杨看来,这些成果的水平还不够,《数学纪年》若是录用了这些文章,怕是会拉低《数学纪年》的整体水平。
至于苏娇杨为什么不让学生接着做下去,不把成果升华出来,一方面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做到这个水准就足够了,另外一方面,苏娇杨想把那些成果留给自己组建的课题组。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学生来,结果被人挖走了,项目核心也带走了那她该去找谁哭?
作者有话要说:ps:有霸王票和营养液的小伙伴都砸一砸,这本书在参加《科技兴国》,咱是正儿八经的科技兴国文,却被一堆不知道啥类型的文给踩下去了,难受嘤嘤嘤。
第44章 鱼目混杂
陈润之老先生同国防科大校长说的话很快就奏效了,原以为希望渺茫的教育部颇为痛快地批准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并且一次性拨款四百万,用于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全部简称国重)的建设。
这建设不仅仅包括建设国重大楼,还包括国重内部优势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吸收与招揽等。
中央专项财政资金很快到账,国防科大从兄弟院校济同大学建筑系约了一份建筑设计稿,然后将湘南一建的团队请来,湘南省第一个国重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建设了。
国防科大数学系的办公大楼是新盖的,足够容纳苏娇杨吸收进入课题组的学生,而且国防科大为了尽快给国重挂牌,还将那刚变成教职工食堂的数学系旧址又给改了回来。
教职工餐厅并入原先的学生餐厅中,单独占了一个楼层,开学的时候只为教职工供应三餐,等假期时,会对全校师生开放。
国防科大的校长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在申报国重时,直接将国重负责人的名字填上了苏娇杨,这样苏娇杨之后就没办法单飞了。',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