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只不过偌大一个由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如果仅有这四个研究组,成员也不到四十个,那实在有些寒碜,苏娇杨就动了人才招聘的心思。

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依附于学校,但性质却是与学校相仿的,可以独立培养研究型人员。

苏娇杨打算将所有入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都按照副研究员对待,等做出科研成果,拥有独自开展创新型科学研究的能力之后,再升职为正研究员,由其单独带领一个研究团队开展研究。

而且,苏娇杨并不准备招聘太多人。

人多之后,难免会出现鱼目混杂的情况,不便于管理,不如从小处着手,将蛋糕一点一点做大。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导师临时通知要加班,十一点才回到住的地方,困得实在写不下去了,明天周六,我睡个懒觉,早晨起来补。

第45章 求之不得

国重组建初期,各种事情都需要苏娇杨来亲力亲为,尤其是行政方面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表格和申请书填到手软苏娇杨苦不堪言。

好在那些跟着她做本科论文的学生已经全部上手,虽说数学功底还有些差,但苏娇杨对他们的规划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数学研究,他们那点数学功底用来做应用数学还是可以的。

有了这些学生的加入,苏娇杨在国重发展初期确立下来的四个研究组总算步履蹒跚地站了起来。

苏娇杨自个儿已经忙得脚打后脑勺了,没想到国防科大还给她找了一个事儿。

经过建国三十年的积淀,华国积极融入国际世界,总算搭上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车,准备于来年六月前往靠小球转动大球的美国参赛。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经开始了很多年,每年的竞争都相当激烈,往小了说,这只是一群面向青年人的数学竞赛,往大了说,这是涉及国.家荣誉的青年人一代的竞赛。

少年强,则国强。

为了应对来年那次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华国自个儿先组建了一个国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准备先在国内大规模地选拔优秀人才,于三月份到京城进行内部比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