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授,我之前了解过一些铁路方面的前沿研究,也大概有一些构想,看了你们的设计之后,就勉强挑一点东西出来说,希望不会犯外行指点内行的忌讳。如果我哪儿说错了,你们直接提出来就成。
首先,我需要提出一个设计形式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要设计的铁路是需要打破原有界限的,所以我不太建议你们沿用原先的设计方案,在原先的设计方案上进行小修小补。
我当初在国防部汇报的材料给你们看过,我有用数学的方法预估过那种设计的极限,是时速一百六十千米,换言之,在原先那种设计方案上做的话,结果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你们的思路很好,有很多闪光的地方,但距离我想要的成果,其实还差那么一点点。
我想要的高速铁路以及高速列车,不是说单纯地将现有的火车提速,所以我们要进行的工作,不仅仅是在发动机上做文章。我想要的,是与日本新干线铁路相类似,但性能要远远超过日本新干线的高速铁路以及高速列车。
如果仅仅是应用于民用领域,那我们可以采用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路线,但我们这个项目是国防部的,为了确保所有技术的安全性,我们需要精确到毫厘。
唐教授,你应当知道,目钱国际上关于高速列车的分类有三种,动力集中式电力摆式、四轴准高速式以及交流传动动力分散式,我先画几幅图,您看一下,我想听听您的主管看法,更看好哪种高速列车。
苏娇杨提笔就画。
她已经刷了数年《工业复兴的摇篮》,绘画技能并不比唐书环教授差,甚至于说,她对于尺寸的把握、三维图件的绘制,要胜过唐书环教授好几筹。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唐书环教授一看苏娇杨画图,就知道苏娇杨是不是真懂高速铁路技术以及高速列车技术。
苏娇杨边画边说,我们要将火车速度提升三倍,相应的,火车控制系统、牵引制动系统、车体外型、系统集成等都要火车速度的翻倍提升而做出质的改变。
首先,是车型的设计。空气阻力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的最主要因素,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考虑,我们设计的车头形状,必须是流线型,这里面有个细节需要注意,列车外表必须光滑,并且玻璃窗与外部完全齐平,稍微有一点设计不达标,空气动力型式就不是最优的。
其次,我们设计的火车必须拥有足够的加速力。众所周知,在火车告诉运行时,粘着系数会降低,因为我们设计的列车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火车行驶的粘着系数。
常用的提升粘着系数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提高轴重以达到动力集中的效果,其二是增加轴数以实现动力分散的目的。这两种方法完全不同,各有利弊,我不是很明白这方面,所以还需要唐教授来做决定。',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