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有点点卡文,卡的我难受先去吃饭理理思路,回来接着写。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太阳花、美莉 20瓶;轻舟烟雨客 6瓶;箬雪、水儿狐狸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制定标准
让李党育教授当成头号难题来甩锅的问题,苏娇杨其实早就留了后手。
且不说科工局已经研制出了性能效果远超江大材料系那设备的新实验设备,单单说苏娇杨凭借计算材料学拿到了诺贝尔奖这件事,只要苏娇杨在报纸上登一个招聘广告,就绝对能够吸引来不少研究员。
当然,苏娇杨手中的底牌不止这些。
在材料学界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搞明白计算材料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李党育教授带领的团队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在材料学界疯狂薅羊毛,这件事情大家有目共睹,能有几个人稳坐泰山不眼红?
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比不上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这是学术界内默认的事情。倒不是因为学术歧视或者说是妄自菲薄,而是国际期刊的受众更多,需要面临的审视也更多。
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文章,面临的审视只来自于国内同一个研究领域,而如果是发表在国际期刊上,面临的审视则来自于全球同行。
而且,正如华国古话中的那句物以稀为贵,国内学术界的人少,期刊数量却不少,有心人想要灌水几篇文章的话,好期刊灌水不了,差点的期刊还不是随便灌?那都不能叫灌水,那叫泄洪!
而国际上被学术同行认可的期刊有限,能够排到前几名的期刊更是凤毛麟角,全世界的同行都盯着这几本期刊,想把自己的文章发表上去,就如同一群人挤公共汽车一样,挤得人多了,票价可不就贵了?
寻常的课题组三年都不见得会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国际顶刊上,李党育教授带领的团队几乎每期都会发表上一篇,成果集中出现的时候,一期甚至可能会出现两三篇,这是何等的差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