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多**文,那便能推进理论研究的进步,多做项目,就能为国家解决问题,这都是大好事啊!

苏娇杨没想到,教育部紧跟着她的骚操作就来了个跟风附议!

教育部发通知说,暂时沿用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考核标准,并将这套标准应用到所有高等院校的教师考评中去,顺势将停了许多年的教授、副教授等评选标准也拿了出来,除此之外,教育部还借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一称号,将院士的评选标准也拎了出来,用以授予那些在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员,乃是终身荣誉。

这条政策一出,整个学术界都震了好几震。

搞学术研究的人,谁不要点脸面?哪怕自个儿平时就是躲懒偷闲不干事的,但有几个人知道?

现在各大高校、各大研究所都开始大张旗鼓地统计所有科研人员的成果,用以划分研究员的等级,这些人哪里还能坐得住?

不说其它,很多年纪大一点的老教授们都是那十年荒芜之前就拿到的职称,十年荒芜把人的心气儿都给磨没了,有几个人还能静下心来去搞科研?多数人都是教教书混日子,熬到退休年龄就麻利离开。

可现在这个一搞,老教授们眼看着小年轻们噌噌噌地爬了上去,最差的也是和自个儿差不多的等级,心里能没想法?

有想法也得憋着。

要论文没论文,要项目没项目,好意思有想法?

这套标准一经颁布,苏娇杨直接就从没有职称的苏主任变成了有职称傍身的苏教授,她的研究成果那叫一个丰硕,直接冲到了特级研究员的水平,国重里的研究员私下都说,等年末开评院士的时候,苏娇杨能够稳占一席地位。

国防科大的领导下心里都挺高兴的,国防科大能出这么一个人才,当初开出的条件真没白开!

如果苏娇杨只是自己厉害,那也就算了,关键是苏娇杨带的团队也厉害。当初苏娇杨同陈泽之校长拍桌子闹了一场,虽说将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国防科大给独立出去了,但国重那边的研究员都在国防科大有挂职,平时有什么项目要做,有什么论文要发表,国防科大都会挂个名,算是藕断丝连。

苏娇杨带的团队个个都是做项目的能手,手头的项目从来没停过,论文也是一篇接着一篇往外冒国防科大的领导让人统计了一下,如果将国重的研究员都算到国防科大体制中来,国防科大的师资力量绝对能排的上国内第一。

三级及以上的研究员就有四十多个别的高校哪有这么能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