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重内负责研究发展经济学的那群研究员又是熬夜研究西山省的发展数据,又是拍桌子讨论,最终讨论出一个结果来以煤炭衍生物为主打经济的结构转型。
这个词听起来别扭,但实际上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既然西山省的经济离不开煤炭,那我们就不丢开煤炭,只不过是要将煤炭的存在形式变一变,既然火力发电站已经不需要煤炭了,那不如直接想办法将煤炭在地下变成流体,要么是变成液体,要么是变成气体,直接抽上来,还能避免采矿安全问题呢!
国重内发展经济学团队同地矿系与化工系的人认真讨论过,将煤在地下变成液体有点难,但变成气体是完全可行的!
众所周知,在氧气供应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煤炭会不完全燃烧,变成一氧化碳,人体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会中度,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休克至死亡。
一氧化碳就是一种燃料啊!
更别提煤炭气化的产物有很多种,经过气化生成的煤气不仅可作为燃气直接民用,还可以用于提取纯氢、甚至能用来合成油、二甲醚、氨、甲醇等。
在国重的规划中,煤炭经过气化之后生成的煤气几乎不会用来作为民用燃气,毕竟沿海地带已经建了那么多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那些发电站生成的电能已经足够供给了,但政.府也不会完全弃置燃气管道,万一电路出现故障,导致一大片的地方停电了呢?
燃气不能少,只不过将来会以备胎的形式存在。
这种方案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想要从技术上实现,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苏娇杨来国科大化学系借人,为的就是凝聚更多专家学者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努力,将困缚住西山省的瓶颈问题给解决掉。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别提苏娇杨要联合国科大在徽州省设置煤炭资源研究所的风还是国科大的校长亲自放出去的。
听到这一则消息的很多人都傻掉了。
不应该啊,这不是苏娇杨的作风!
掰着手指头数数,这都有多少个高校被苏娇杨给挖过墙角了?怎么到了国科大这儿,苏娇杨就搞第二套方案了?
为什么苏娇杨能同国科大联合建立研究所,就不能同他们学校建?
既然能用联合建立研究所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什么当初要从他们学校把团队连根挖走?
难道是因为他们学校的口碑不好,比不上国科大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