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1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苏娇杨当天就拟好了通知,她先是陈述了这种学术不公的现象对于华国科学界融入世界科学主流的打击,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她将退出《数学纪年》《数学科学》《数学年刊》《应用数学》《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全球经济学》《数学经济学》等国际顶刊的审稿人团队,不再担任这些期刊的审稿人,并且将对这些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严格的审查,杜绝一切学术疏漏点,要将所有存在问题的文章全部指出,追寻更为纯净、更为无暇的学术象牙塔。

苏娇杨还说,国重将着手创办属于自己的学术系列期刊,名字暂定为《研究》,子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研究》、《材料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计算机技术研究》等,该系列学术期刊讲义全中文的形式呈现,仅仅在论文摘要部分提供英文翻译,面向全世界发行,接受全世界科研人员的投稿。

最后,苏娇杨还留了个后手她声称,国重内所有研究员在《研究》母刊上发表的文章,均以《自然》《科学》等这两本国际顶刊的评分标准来核定分数,所有在《研究》子刊上发表的文章,均以国际一线学术期刊的评分标准来核定分数。

此外,国重将不再为研究员发表国外学术期刊提供经济支持。

苏娇杨这一手接着一手,简直损的不能再损,她等同于是直接给国外的期刊来了个釜底抽薪。

有苏娇杨起带头作用,这份通知发下去的第二天,国重内的研究员就纷纷响应,那些承担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的研究员也公开发布了退出审稿人团队的声明,并且严正谴责这种学术不公与学术歧视的行为。

各大研究组、项目组、课题组的领导也纷纷约束手下的研究员,让他们之后重点考虑自家国重创办的期刊,并且要一致对外,同仇敌忾,共度难关。

苏娇杨最近数年都没怎么发表过文章,就算她想发表,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光环在头上笼罩着,任何一个国际顶刊都不可能拒绝她,所以她没有切身感受过学术不公与学术歧视的痛,但国重里的那些研究员每天都在做研究、写论文,因为国重更看重国际性成果,所以很多研究员还得抽时间学英语,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累,最糟心的是,国际学术期刊对他们的文章越来越严格,很多质量明显不如他们的文章都能够登刊发表,而他们却被屡屡拒稿,只能退而求其次地找一般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为什么不找国内的学术期刊?

因为国内的学术期刊质量实在一般,很多期刊打开一看,那简直就是水汪汪的一片,丁点儿干货都没有,被国重列入评分标准的期刊一共也没有多少本,评分标准里给出的分数也不高,同那些比较差的国际学术期刊相差不多,但国际学术期刊好歹带了国际俩字,说出去更有面子一些。

如今苏娇杨振臂一呼,声称要创办中文期刊,不知道多少研究员都激动得抹起了泪。

本以为这件事只是国重内的家务事,没想到发布通告的当天,这一则消息就顺着电话线传遍了华国大半个学术圈,那些同国重有项目合作的研究组纷纷响应,也自发地退出了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团队,并且加入了捉虫大军。',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