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华盛顿邮报》中称,当初美利坚带下月壤时,曾将月壤分给了世界各国,华国得到十二克,现在华国也完成了载人登月,也应该像美利坚一样,为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做贡献。

苏娇杨听到这个消息时,十分大方地拿了个簸箕,拿了大约莫两千克的月壤出来,交给国防部,由国防部处置。

国防部的领导问苏娇杨,苏教授,咱国内很多高校的专家学者们也想讨一些月壤回去搞研究,你给的这些月壤是送给外国瓜分的?还是说用这些月壤连国内那些专家学者也都给打发了?

打发外国人的,不然他们整天像苍蝇一样嗡嗡嗡的,实在烦人。叽叽歪歪个没完,整天就知道扯东扯西。我们这次从月球上采了不少月壤下来,还差国内研究员搞研究用的那点儿?

这样吧,您直接同那些专家学者们说,需要多少月壤,做好预算书交到国重就行,只要那些月壤能够派到正确的用途上,不是被浪费掉,那他们想要多少,我都能给。

一千克两千克的,随便拿,哪怕有人敢张嘴要半吨,我也能满足,大不了让飞行员们再飞一次,穿云号来回一次那么简单,又费不了多大的事儿。

国防部的领导无言以对。

载人登月也费不了多大的事儿这种话,估计也只有苏娇杨这样的学术大佬才敢讲了。

有了穿云号之后,载人登月确实不是很难,理论上来说,只要穿云号不出现故障,那每次登月的成本都可以低到忽略不计,来回采点月壤根本不成问题。

华国实现载人登月的新闻再一次震惊世界,也为世界刷新了眼界。

电气时代的到来,让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翻到了新的篇章,而穿云号以及之后不久就问世的核动力深海潜艇蛟龙号则是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往上拔高了一大截层次。

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这两个项目的中心,早已成为全球科学家都翘首注目的地方,相应的,由苏娇杨一手创办的《研究》系列学术期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积淀,早已坐稳了学术期刊的头把交椅。',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