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牲畜。
妙玉又教徐涔弄土法大棚种反季节蔬菜,徐涔也完全照做,根本没说二话。
这个冬天徐家靠着反季节蔬菜和蚯蚓土就挣了小一千银子。
徐涔和徐嬷嬷都喜不自禁。
他们置办下这份家业也不过花了八千两银子,这还是他们两人合力,把大半辈子的积蓄给砸了进去。如今不过是照着主子姑娘的吩咐去做,竟然一个冬天就挣了他们十分之一的家当!
挣钱的活计他们当然愿意做,加上妙玉也很干脆,将其中的一半赏给他们做了辛苦钱,更是让他们充满了干劲。
徐家过了一个富裕年,梅花坞的其他人家却在说着徐家的八卦。毕竟,徐家是外头来的,是富户,如今又多了一个姑娘,村子里哪里不议论的?更有那闲汉泼皮,猜测着这位姑娘的出身,梦想着做达官显贵的东床快婿。
因此徐家门口总有人经过,不想没一个见到徐家大姑娘出门,加上徐家的围墙高,他们难免失望而归。然后,闲言碎语就越发多了。
妙玉十四岁这年夏天,禅师来到梅花坞,听到村里的闲话,气了个半死。禅师这个时候才来,不是因为他才甩开了尾巴,还因为禅让大典。
老皇帝终于要退位了!
“殿下,是时候进京了。”
禅师眼巴巴地看着妙玉,徐涔也在等着妙玉的回答,妙玉略一沉吟,道:“不急。”
新帝当年是太|子党不等于他就愿意看到她回京。再者,禅让大典之后,宫中二日并立,只怕这斗争更加厉害。她这会儿回京,不过是他人手里的棋子,不知道哪天被太上皇哪来攻击皇帝或者被新帝用来戳太上皇的痛楚,她还做梦呢!
既然如此,又何必着急。
宫墙里的日子,哪里比得上外面逍遥快活?!
禅师和徐涔夫妇都是宫里出来的,熟悉上头贵人的行事,听妙玉这么说,倒也不坚持。
禅师转头提醒妙玉:“可是外头的闲话……”
“外头什么闲话?”
禅师又气又急,连忙如此如此说了一番。
妙玉道:“原来如此。我当是什么呢。”
“可是殿下的名声……”
“若是为着名声,我当初就应该跟父亲母妃一处,又何必东躲西藏的?除非我愿意彻底忘了父母,否则,这种话就不会少。”
徐嬷嬷无奈,道:“这日子什么才是头啊。”
妙玉道:“不妨。不过,这种事儿不容轻忽。家里换一批人吧。另外,我记得各地义庄、慈恩堂养生堂都会收留弃婴?”
“是。”
“既然如此,就从这些地方抱养女婴。只要养上五年,训练一二就能当差。也比别处的来得可靠、忠心。”
“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