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是大摇大摆,看起来却更像是落荒而逃。
反正拓跋焘已经可以预见第二天大臣们各种的咆哮了。
真到了第二天
什么?东院里生病的统统都好了?拓跋焘听到了回报,惊得一下子跳了起来。我还想让后宫清静清静,啊不是这不是重点
昨天不是还嫌弃吗?
他气急败坏。
怎么一个个又想嫁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贵女甲:陛下好英俊。
贵女乙:陛下好身材。
贵女丙:陛下好武艺。
贵女丁:陛下好有趣。
众人:算了,还生个什么病,凑合凑合也不是不可以。
拓跋焘:你们的节cao呢?
☆、第367章 谣言四起
拓跋焘在后世有公主收集者的称号,他的后宫里有各国的公主和豪酋之女,许多男人都羡慕他能娶到各国公主里最漂亮的那个,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是他喜欢娶公主,而是别无他法。
他简直是用**来安抚各国宗室的男人。
这次也是如此,有名分的位子都给柔然公主和各大族的贵女得了,汉人女子大多不是生病就是身上有诸多弊端不合适,其实许多人心里都清楚,不过是汉人不愿女儿嫁入宫的借口罢了。
如果能生一位太子还好,可惜鲜卑宫廷是子贵母死,且不说已经有了一个身来地位就高,又从小聪慧的皇子,就算这个皇子当不了太子,五姓也不希望后宫中的嫡女就这么折在了宫中,因为母死制度使得没有太后能gān涉朝政,也就无法直接动摇胡人的统治。
这一次的大选,除了使后宫多出许多的女人,拓跋焘还下令做了几件事。
一是宫中这次选秀没有放出去的女子,可以选择不入后宫做妃子,而是册封为女官,掌管宫中的各项杂务。女官如宫中朝臣一般,有封赏,有休沐,待到了二十五岁可自行婚嫁,由宫中负责cao办亲事。
鲜卑人并不常常选秀女,大多是皇帝看重哪家的女子,把哪家的家主叫来意会一番,然后送入宫中。但这几年随着征伐的脚步越来越快,需要联姻的对象越来越多,才在一起选了众多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
这些女子里,有些其实是李代桃僵进宫的,有的则是虽然各项都合适,但是却不愿入宫为妃,只是迫于家族压力才进了宫。
拓跋焘不缺女人,自然也不愿意真bī出人命来,但是叫他就这么放人出去又怄的慌,索xing下了这么个御令,将许多女子留在宫里做了女官。
现在的皇宫里主要靠罪婢升任女官,大多数宫女没有知识,甚至都不识字。由于还有部落制度的残余,许多女子进宫做妃子的时候还带着家里的奴隶,这些女奴组为派系,也让后宫的qíng况更加复杂。
罪婢身份卑微,自然有很多事qíng无能为力,但这些贵女组成的女官却不然。她们身份高、有文化、有家世、有背景,手段也都比宫中的宫女们更厉害。有她们在,宫中长久以来混乱的局面就可以被彻底打破,而这些贵女组成的女官为了能顺利的出宫嫁人,只能选择忠于皇帝。
否则皇帝一时兴起,女官就变成夫人了。
二就是后宫人满为患,拓跋焘开恩放出去一千多宫人,大多是在宫中待了十年以上的罪婢,有些罪行特别严重十恶不赦的,就被放出皇宫,送到各地的行宫和皇庄、牧场里办差。
大多数宫女则是直接放出去婚配。
据说放出宫人的那一天,宫城外抱头痛哭之人不知凡几,还有在宫门外磕头不止的。这些人都是因罪入宫,也不知道要在宫里蹉跎多久,他们在宫外有的还有家人和朋友,一旦出了宫去,就等于是回复平民身份,可以自由生活了。
有许多人不愿意出宫,他们从小获罪就入了宫,除了在宫中磋磨,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有的甚至上下打点想要留下。无奈拓跋焘铁了心要送这些人出去,各宫里用惯了这些老人的嫔妃们也是无计可施。
正因为放了人出去,大选选了这么多女人进来,宫中非但没有拥挤不堪,反倒井井有条了不少。各方老宫人被放了出去,宫里顿时留下了不少空缺,剩下来的年轻宫人们一个个卖力办差,就为了好填补这些空缺。
就连赵常侍都感慨,他下面的小宦官们腿脚都比以前快了。
***
武昌殿外。
想不到你竟选择了入宫做女官。贺穆兰看着一身官服、头戴鲜卑官帽的王慕云,微笑道:在那位殿下身边办差,恐怕你要多辛苦了。',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