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觉得他们如果原本借种不成,或是借种成了,怕是都要想办法杀了我们的。郑宗的面色在火光下有些yīn森森的,我总觉得他们话没有说全。
咦?
这里既然有泉水,有村子,为什么什么向导都不知道?他们能去南边换货,说明经常出入沙漠,有这个独屋也表明这个村子并不是没来过人,可这个村子一点消息都没有走漏出去
郑宗向来是把人先往坏的想。
他们也许并不如自己说的那样。要想就这么走,还要他们指引我们正确的方向,我觉得有些玄。
你是说贺穆兰压低了声音。他们会指引我们去错误的路?
说不定乱井头没人知道就是因为这个。
因为出去的人都走错了路,最终迷失在沙漠里了。
贺穆兰皱起了眉,再看了一眼外面面色各异的村人们,戳了戳郑宗。
我来说,你翻译。
哦。
我不可能借种给你们,因为我认为只是为了生孩子而做这种事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贺穆兰的表qíng非常严肃。
郑宗尽量压抑着自己快要笑出来的冲动翻译着她的话。
但是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们做的没错,确实只有和外面的人结合才能伸出健康的孩子。男人和其他女人,女人和其他男人,都能再生出健康的后代,而且和你们住的越远的人,生出来健康孩子的可能越大。
郑宗翻译着贺穆兰的话,屋外的人却全部沸然了起来。
尤其是男人,他们一直以为自己的种子生了病,所以才会让女人变成这样,结果这个人说他们没有毛病,只是必须都要和外面人结合?
你怎么知道!也许你就是胡说!
一个女人尖叫了起来。
这里的男人们都很健壮,由于是氐人和卢水胡人为多,长得都算中上,有的甚至很英俊,但女人都很粗壮而黝黑,一旦真的出去了,男人再找个妻子应该很容易,但这些借种都很困难的女人们就难保证能够重新组建家庭了。
而且乱井头长期女尊男抑的环境已经让女人们养成了趾高气扬的xing子,如今听到贺穆兰说这样的话,顿时心慌意乱,许多女人甚至已经预感到了可怕的未来,开始后悔为什么要这两个外人留在村里。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事qíng。这样的事qíng,在沙漠外面也很常见。许多闭塞的村庄到后来都会这样,因为有血缘关系的人结合,很容易生出这种诅咒。贺穆兰解释着,所以唯一解决的办法,只有
她看着因为郑宗的话而突然兴奋起来的男人们。
你们走出去,彻底放弃这个地方,去其他地方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贺穆兰:(怒)作者你给我滚出来,敢不敢给我点正常的桃花?什么百合花菟丝花也就算了,变态的未完全形态宦官我也忍了,这些什么如饥似渴中年妇人是什么鬼?
作者:︿( ̄︶ ̄)︿不怪我喽,剧qíng需要向导啊。
贺穆兰:敢不敢给点靠谱的、正直善良又正常的向导?
作者:正常人gān嘛跟你背井离乡,你有钱吗?
郑宗:(瑟缩了一下)别看我,将军说了金链子没命值钱。
☆、第423章 边关告急
拓跋焘最近很满足。
北燕那边的战事,因为库莫提采纳了崔浩的计策,率领大军出击,秋收之前收割掉了北燕所有能见到的粮食,导致北燕的军队节节败退,而魏国的大军在异国得到了补给,反倒成了比较悠闲的那个。
然后是冯家三个王子策反了沿路不少的城镇,加之许多城镇粮糙不足,一路开城相迎,几乎没有废什么力气就打下了北燕的南边,大军一路旌旗挥动向着北燕的国都龙城而去,每三天一次的战报从无报过败的,从北燕掠回来的人口源源不断地送往南边的魏国,朝中每个大臣见面都是心qíng大好。
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中原地方的人口经过年年战乱实在少的可怜,偏偏道路年久失修、运河gān涸、桥梁败破都需要人手来改变现状,现在只要得到了人,文臣们都想大笑三声。
高车人的冶铁进展也十分骄人,他们在糙原上时,因为资源匮乏、人力不足,所以炼煤和炼铁都是一种粗陋的行为,但如今有工部参与改进,拓跋焘又给足了材料和物资,高车人做出来的新熔炉温度高的可怕,打造出来的铁也韧xing极高。
魏国之前只占据山西和蒙古,国内工匠不足,武器虽锋利却十分脆,经常一上战场劈砍就断掉,造价也高。好在魏国是军户制,军户们的武器都是家传,许多军户家境贫寒,却有一身好甲胄传家,魏国的战斗力才能一直保持在顶点。',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