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木兰无长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8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高允得知自己被点为内侍长兼太子太傅之后也是一阵苦恼。他xing格本来就不和蔼,长得还特别严肃,家中子侄见了他尚且还跑,太子能对他有好感才怪。

但奇怪的事,这世上也许真有投缘这种事似得,高允一入东宫之中拓跋晃就对他十分尊敬,以晚辈自居,将高允在东宫的衣食住行打点的有条有理。高允是渤海人,喜欢吃腌渍的食物,拓跋晃甚至为他专门安排了一个厨子,专门做腌鱼、腊ròu等风物。

对于这些,高允一直以为是窦太后安排的,毕竟这位保太后行事从来让人找不到不妥,又消息灵通,结果有次他偶遇那位厨子,才知道他是拓跋晃专门吩咐从御膳曹中调来的,心中顿时熨烫不已。

加上拓跋晃xing格十分乖巧,既不猖狂跋扈也不特立独行,很多让高允担心的事qíng都没有发生,教导他学问也是举一反三,更让高允认为这位储君是上天降下来让魏国更qiáng大的天命之人,简直是掏心挖肺地辅佐着他。

一君一臣,双方互敬互爱,很快就有了默契,拓跋晃凡事也不瞒他,有问题就会唤他来请教,连拓跋焘失踪和柔然人蠢蠢yù动的事qíng都不避讳。

就连崔浩和窦太后都没有想到太子会这么信任高允,由于高允系出名门,其父是丞相参军高韬,又是拓拔焘舅舅杜超的莫逆之友,本身品xing高洁,人人也都乐见其成。

相比之下,游雅倒更像是个教书先生而非东宫臣僚了。

花将军可是在闾毗那里有了什么消息?崔浩开门见山地问起贺穆兰:柔然人准备什么时候起事?

贺穆兰摇了摇头。

闾毗知道的也很少,之前柔然有和他联系过,他担心和他们牵扯会招祸,根本没有搭理他们。而这次虽然合作了,但对方并不信任他,只是告诉他一些只言片语,许了柔然左贤王的好处

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是闾毗让我带回来的、柔然旧臣中一直有异动的将领名字。据说联系他的是吴提的堂兄弟乞列归,此人在柔然西境试图复国,得到了北凉的支持。我现在就担心北凉的战局会被这些柔然人影响。

崔浩接过纸,细细问过贺穆兰在闾毗府中的见闻,脸上浮现出忧色。

北凉要是和柔然有过什么盟约,应该早就行动了,就像高丽救援龙城一般,为何到现在都不动?

高允比崔浩担心的还要多。

平城附近柔然人有多少?怕有几十万吧?

崔浩负责田赋,立刻就报了出来:平城周边屯田的柔然户就有八万户,约有三十多万人。这还不包括六镇周边和漠南放牧的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这些平柔户大多是混居,又有地方上的大人监管,想反没那么简单。就怕有不轨之人藏匿在其中,这才是大问题。

除了穆寿手上的上万人马,虎贲军三千人马,还有镇守平城的城卫七千余人拓跋晃计算着手中能用的人马,军殿有五千人马,只听虎符的派遣,就算宫中的侍卫都用上,也不到四万。

一旦真的动乱,平城附近的柔然人很可能跟着起事,到时候需要大量的人马去镇压,但平城能用的正规军确实没多少了。

四万人啊

高允和崔浩都默然不语。

听起来虽然多,但平城太大,需要防卫的地方也多,加上要担心柔然人趁乱北逃,还需要派出人马做好维稳工作,人手根本不够用。

你们少算了一个地方。贺穆兰的声音平静地传来:你们忘了平城北面的高车作坊。那里现在在大量的炼铁、炼煤、制造兵器,如果柔然人南下,也许会途径高车人所在的猎场。现在必须要派人先去把高炉和所有兵器转移,否则白给柔然人得了一大批利器。

贺穆兰的话一出,崔浩立刻啊了一声,脸色沉重地点头:确实如此,我们都把那处忘了!

拓跋晃负责监国,所有印信都在东宫,闻言立刻准备拟写诏令。崔浩在一旁亲自执笔,高允磨墨,要调动平城军殿的人马去保护高车人的匠作坊。

贺穆兰垂目想着还有什么没想到的东西,却猛听得宫中突然chuī起了号角,顿时惊得浑身一颤。

北面来的号角!

崔浩正写到最后一句,听到声音连忙停笔抬起头来,高允惊得提着袖子的手抖了一下,那衣袖掉到了砚台之中,顿时将墨汁吸了个饱,让他皱起眉头。

拓跋晃也顾不得盖印了,连印匣都没打开又收回库中,抬起步子就往平日里朝会的太极殿跑,崔浩和高允也是一般。

拓跋晃走了几步,发现自己人小腿短实在跑不快,直接对着贺穆兰喊了起来:花将军,将我抱起来!你带我一起走!

高允和崔浩都是文臣,这件事当然是贺穆兰当仁不让,她也不啰嗦,弯腰抱起拓跋晃,大步流星地往太极殿赶去。

上一次连听号角,是北燕库莫提被困、以及北凉使团失踪,这一次又是北面,到底是北燕,还是柔然?',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