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最近为霍大将军翻案一事。
这件事遭受了巨大的阻挠,整个朝廷上下,包括天下的读书人,都在抗议皇帝的这个决定。
霍屹心中五味杂陈,他所想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战绩,洗刷霍府蒙受的耻辱,却从未想过,周镇偊会为霍丰年翻案。
然而皇帝之前也没给他说过这件事,仿佛和他这个当事人的儿子没关系似的。
周镇偊手里拿着一份奏章,正是朝中某个大臣的上书,里面写着各种不能翻案的理由,最重要的是将对先帝和国法的声誉造成?严重的损失。
周镇偊随手用朱笔划掉这份奏章,忽然问:“霍卿,你?怎么看这件事?”
霍屹低声说:“很难办,朝中大臣和天下读书人,都反对陛下的决定。”
“管他们什么事。”周镇偊随手又扔掉一份奏章:“朕做事,还需要他们同意吗。”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19 23:47:45~20201120 23:50: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盗梦贩卖机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盗梦贩卖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四十二章 长安风云
之后几天, 高恭知果然联名诸多大夫向皇帝上书,于情于理都不该为霍丰年翻案。当初霍丰年一事,是越云帝盖棺定论,按照礼法来讲, 子不言父过, 皇帝更应该做出表率。而与理来说, 当初这番罪论是廷尉署定的,如果廷尉署判案有?误, 天下人都会对国法的准确性感到怀疑。
这番话不仅传到了皇帝耳朵, 还传到了天下读书人耳中,他们纷纷写文章批评皇帝的行为,然后互相传阅, 交流,越多越有?理,就差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他不忠不孝。骂的久了,那些百姓们似乎也难以分清对错。
周镇偊呆在紫微宫里, 都能听见宫墙之外的骂声。
陶嘉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长安城,他在路上得知了最近的事,然后忐忑不安地去紫微宫见了皇上。
他本以为皇帝最近应该心情很不好,然而周镇偊看上去还挺平静的, 先问了他一些国事上的问题,陶嘉木一一回应,有?条不紊。和公孙羊相比,他对政事的态度要温和很多。
陶嘉木是典型耕读世家养出来的子弟,且是典型的儒家学派理论者, 但他和其他儒家弟子又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他的认知中掺杂了阴阳学与很重?的法学观念。例如因能任官、赏罚分明, 但他同?时很重?视对百姓的仁德教化,而非只以单纯的严法酷刑使百姓感到畏惧。',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