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大明做县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8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古代太监要净身,由净身师执行。净身时所受的痛苦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那时没有麻醉, 只能给被净身者灌下烈酒,醉到不省人事再进行。

太监寿命大多不短,要是没犯事, 能在宫里待上几十年。每年新进宫的太监不过几十人, 净身师也不止一人,分到他们手上的活少之又少。且净身师并无官职,自然也没俸禄, 全靠净身收钱维持生计。

如果一个净身师一年只净五六人, 别说养家糊口,就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

所以, 他们想出了另一种赚钱的方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古人讲究一个落叶归根。太监净身后,净身师会把割下来的东西和净身契约, 全都封存在“升”里,再用红布将“升”包好,悬挂在高处, 意为“红布高升”。

等这位太监即将被放出宫时,他会去请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去净身师家中商量赎宝的价钱, 把“升”迎回来,叫做“迎升”。

越是有名、有权势的太监,“迎升”需要的银两越多。

到李广这个地位的太监,“迎升”费用自然不少。

很多太监终其一生都攒不够迎升的钱,可李广却在此时拿出七万两白银,实在是令人震惊。

沐青天没有将七万两全都记在李广名下,而是模糊了人数,以李广家族的名义捐出七万两,以防引起皇上的怀疑。

这也是李广自己的要求。

不管怎么样,五十万两,沐青天总能贪一部分回来,七万两不足挂齿,还能借此得到皇上的奖赏,一石二鸟。

朱祐樘并未仔细查看捐款的明细,只让沐青天抄写了捐银最多的二十余人的名字,交予他查阅。

“七万两?”朱祐樘着实有些不太敢相信,“一人七万两?”

沐青天赶紧说:“不是李大人一人捐了七万两,而是李大人连夜修书,从各地李家凑来的。”

“那也够多了……”

朱祐樘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

他相信李广手里真的有天书,但身为帝王,处处被传奉官限制,也太憋屈了。

“不管怎么说,断桥和毓秀亭,都有钱修了。”沐青天浅笑,拱手弯腰。

朱祐樘长叹一声,露出了促狭的笑容。

“还是你的主意好。”

这个弟媳值啊!满脑子想着往外跑的弟弟肯定是指望不上,不过有沐青天在,弟弟也算没白卖。

沐青天告退不久,朱祐樘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叫来东厂督厂罗祥,吩咐道。

“今年新进的好布,裁几尺,做件新官服给李广送去。”

“内臣明白。”

筹齐资金后,沐青天与锦衣卫的官员一同押送银两至户部。

叶淇怎么也想不通,沐青天到底是怎么在短短十天之内找出五十万两。朝廷分拨二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光靠商户和群臣也难啊?

“尚书大人,银册在此,还劳烦户部清点。”

户部上下不眠不休工作了两日,才点完了所有的银两,的确是五十万两,而且每一份都有来历。

叶淇对沐青天的态度变得微妙起来。

离开户部,他转头去了酒楼,要了点好酒好菜,让下人拎着,直奔马文升府邸去。

——

“什么,他筹齐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