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世界都觉得我高深莫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就算是杀人犯,那肯定也得是环境塑造、逼迫,耳濡目染培养出来的这么个人。先小偷小摸,小打小闹,说说谎骂骂人,把人弄出一个比较极端的过激性格了,再遇到一个契机,让他犯了一个无法后悔的过错来。

而且犯罪过程也得是从拙劣到完善,慢慢进步的。没可能天生就能将一个犯罪过程干得谋划得当,井井有条,这种天才世间都少有,怎么会那么巧钟寻便是其中一个。

看钟寻“处理”那七名商人、白领的过程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柯少嗔就知道他绝对不可能是初犯。

只是,这钟寻过去二十多年了连只小兔子都舍不得掐死,怎么又会转眼间变得杀人如麻,为了一点利益把人说害就害了呢?

如果真要是以前的那个钟寻,可能就算是让他自己去死,他都指着人说不出一句“你才去死”的话来。

那么,中间的“过程”去哪儿了?

不可能省略没有。暂时没看见,那也是因为一下子没找到。

柯少嗔想了想,将“和钟寻有利益相关的牵扯”,这条关键词划去,转而开始寻找市内的“失踪案、死亡案、植物人”。

这一找,就霹雳哗啦的,找到了一大堆。

柯少嗔:“……”这也太“豪华大礼包”了吧。

现代都市,尤其是科技繁华的首都,想要丢个人都难。竟然一股脑冒出了这么多个未了的案件来。

就算从里头十取其一,说他和钟寻有关系。那这钟寻估计都已经是个恶贯满盈,千刀万剐死不足惜的大罪人了。

柯少嗔将资料拉出来,从头开始顺着受害人消失的时间往下找,逐渐看出了些许的规律来。

1,受害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来到大城市打工,身边没什么亲戚朋友,形影单只的,就算不见了,一时半会儿也没人察觉。

2,受害人的共同特点较多,经常行走于灰色场所,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不干不净。时间从三个月前的某一天开始,往后数,越靠前的坏事干得越多,案底越丰厚,越往后,这消失、昏迷的就开始有点随机起来,偶尔就算是良民也会遭殃。

3,这些人消失、昏迷前,都曾经和钟寻有过一点接触。或许是说过话,或许是走过同一条街,或许是去过同一家店,总之都能找到一丁半点的联系。就好像以钟寻为中心点,往四周辐射发散来开的蜘蛛网,网的节点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这群人的案件。

所以,这群人,就是钟寻的“过程”了。

根据那群人“该死程度”由多到少,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钟寻心目中的底线正在一点一点,一日一日地消退溃散,终于到了现在为了利益,可以轻易谋害他人性命的地步了。

只是,虽然受害人的范围慢慢从坏过渡到不坏,可这犯罪的结果,无一不是十分糟糕。

重则死亡找不到一丝下落痕迹,轻则变成植物人,此后很难再有苏醒的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