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错换人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七零错换人生 第215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27章 三更合一

严厉安很意外, “还有这种事?你确定吗?”

安然当然不敢说自己很确定,“我看书中描写的情节过于怪诞和逼真,主要是这部小说在青少年里传播挺广, 我看了几页, 总觉着不妥当, 光想象恐怕不会这么真实,反正前年婴儿失踪的事至今也每个眉目, 不如……”

严厉安懂她的意思,国外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小说家写的情节过于真实,结果被读者举报, 警方一查作者还真就是连环杀人犯, 他书中写的情节就是他杀人的真实过程……人心隔肚皮, 要不是查出来,谁又能知道这个故事背后的创作者是人是鬼呢?

因为当年严斐差点被拐的经历, 严厉安对儿童失踪案历来是非常重视的, 知道杨荔枝就是那个“手术刀”, 立马让人去阳城市医院查前年的婴儿失踪案。

接下来几天,安然一面在单位处理火灾后遗症, 一面等着严厉安的消息。

不过,专业人士的办案能力就是不一样,才半个月, 严厉安那边就来消息了, 说是已经找到当年那对夫妻了解情况,确实有婴儿失踪这么一回事。

但医院一直否认“失踪”一说,坚称是婴儿窒息死亡后处理了,如果要论过错, 那就是当时处理得太匆忙,这里不合规——承认小错,不想让警方继续深入调查。

严厉安早已想到会是这种状况,所以他早早的让人把杨荔枝的档案给调走了,又秘密的大量走访出事前后两个月他们家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甚至是他们家孩子的老师同学……在进行了大量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后发现,在婴儿失踪案前半个月,他们家曾来过三个口音奇怪的亲戚,对外宣称是杨荔枝的远房表哥,是广东来的。

可公安调查过,杨荔枝压根没有什么远房表哥,她的母亲娘家人已经死绝了,父亲这边也没有任何(堂表)兄弟姐妹。

据街坊们所说,即使是广东来的,口音也不该是那样啊,长相倒是有点像,但最后他们走的时候拖了一个很大的行李箱,听说在离开之前的头天晚上,还曾经买过很多花椒胡椒料酒之类除腥的东西,要是腌肉的话至少够腌个十来斤。可是调查那段时间的菜市场自由市场和街坊,都说他们没有一次性买过那么多肉。

毕竟大家都是熟人熟脸,卖肉的认识那附近所有居民。

查到这一步,再结合小说《活菩萨》里过分真实的情节,严厉安已经有了一个大胆而恶心的猜测。

他也没逮捕杨荔枝,只是以抓捕王大力还缺乏证据为由将他们家所有文字性的文件全部收走,找到她小说的原始稿件。幸好这人有个习惯,每一章节或者段落如果不是同一天创作的,她都习惯在右下角留一个时间,而对照婴儿“失踪”的时候,正好她的原始稿件写的就是女主角第一次尝试把死婴卖给别人做食物的时候,就连文章里男女主角的名字也跟现实那对夫妻只一字之差,他们哭着求女主角救孩子命时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样的。

再找丈夫王大力确认,说那段时间她确实行为比较怪异,带回的“远房表哥”他没见过。

在公安的苦口婆心劝说下,他算是知道了,杨荔枝教唆他纵火烧仓库,一点好处没得到还喜提银手镯一副,牢饭十几年,而她很快就会跟他离婚,在外面带着他的房子儿子改嫁,这亏大发了啊!

要说这世上最了解杨荔枝所作所为的,非王大力莫属。据他交代,当时那三个“表哥”在家待了一个下午,临走的时候她交给他们一个箱子,他们给了她五百块钱。

当时他还以为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跟她大吵了一架,但事后证明并没有,她跟这几个人也不熟。

可严厉安觉着就是不熟才更奇怪,居然给五百块巨款?箱子里装的到底是啥宝贝,居然值五百块?

有这些证据,几乎可以确定,就是她偷偷把婴儿尸体卖给了那几个怪人,但只要杨荔枝自己不认,没有抓到直接证据之前,都定不了她的罪,所以严厉安最近也挺焦头烂额的——要怎么才能找到那几个买婴儿尸体的买家?

根据王大力和孩子、街坊们的描述,那三个人不是华国人,应该是某个东南亚小国家的人,而那段时间在国内的东南亚人也不少,这时候外国人来华简单了很多,各部门也不可能全程随时关注着他们,他们在华国境内的行踪就很成问题,要怎么确定是哪些人那段时间正好在阳城市内呢?

安然也正在琢磨这个问题,既然严厉安来问,那很有可能就是真的难住了。想想五十年后的大数据时代多方便啊,所有交通工具都需实名登记认证通行,交管部门联动公安,只要拥有某个特定护照或者身份证的持有者被截取到,去到哪儿,干了啥一清二楚。

现在,这无异于大海捞针,难道要把所有东南亚国家的在华人员全排查一遍吗?工作量巨大不说,涉外案件你没有证据,人家完全能拒绝配合,搞不好还会演变成外交事件。

思来想去,无论怎么干,好像都不合适,要定杨荔枝的罪太难了。

可要是就这么放过她,安然也不同意,凭啥啊,凭啥干了这么多坏事的人还能领着国家的退休工资寿终正寝?这不公平,就是不为了报私仇,安然也不会同意!

“妈你别着急,办法是能想出来的,大不了我给你想一个呗。”安文野下晚自习回来,一面洗脚一面说。

她的脚白白的,细长细长的,骨肉均匀,指甲圆润光泽还有珍珠色的小月牙,十根脚趾就跟手指一样,显得很长,相对于年龄和身高,她的脚不算小。老太太曾说这闺女脚大,以后是走四方的料,但穿高跟鞋不好看,毕竟四十码的高跟鞋真的很大啊。

可安然不在意,又不是旧社会,女子要小脚才受欢迎,她的闺女,就怎么长怎么好看,才不需要哪个臭男人欢迎呢。

“妈你又发呆,是不是想我爸了啊?”小姑娘也不害臊,大大方方问。

老太太在旁边偷笑,“小丫头也不知道害臊。”

“我不害臊,爸爸爱妈妈,妈妈想爸爸,本来就是天经地义。”

倒是安然老脸一红,“边儿去,刚才你说啥想办法?”

小野用帕子把脚擦干净,“你们不是要找当时有哪些东南亚来的外国人在阳城吗?有个地方希望应该挺大。”

“哪儿?”安然着急,可小姑娘居然端起洗脚盆,“等我先把水倒了再说。”

水倒厕所里,清洗干净脚盆,又把卫生间地上的水拖干净,以免姥姥踩水上滑倒,把家里都收拾妥帖了,妈妈催了好几遍,她才慢悠悠说:“去火车站查呗。”

安然示意她继续说。

“查不到他们什么时候来的,但咱们可以来一个逆向思维反推,从结果到原因……你想啊妈,周围人都说那三个外国人提着三个大箱子,又没有开车,那肯定是要依靠交通工具才能离开阳城。”

安然点头。

“他们那样讲究的外国人,穿着考究,坐火车肯定也是坐卧铺的,而卧铺车厢买票是要出示证件的,他们只要出示过外国人在咱们国家的通行证,火车站肯定就有登记。”

是啊,安然眼睛一亮,这样的话只要知道那段时间后几个月内,有哪些外国人离开过阳城,还不简单?即使他们没有从阳城上车,而是搭乘客车到书城,那书城也是一样的,只要去火车站查到哪些人那段时间离开过就能把范围缩小很多。

毕竟,这时候虽然改开了,可跟几十年后比起来在一个省份的东南亚人还是不多,如果再查不到,那就只能说明这些人还没离开石兰省。

于是,安然本来想打个电话,但一想也好久没去看看高美兰了,就第二天抽空亲自去了一趟严家,把小野想的办法跟严厉安说了,他高兴得一拍巴掌,“这孩子真聪明!”

儿子虽然也不笨,可小斐终究是对语言的东西更感兴趣,在逻辑思维这一块跟小野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老太太呢?”说完事,安然就想看看老太太,陪她聊会儿天。

“买菜去了,你要没事就等等?”

安然想到厂里还有事,“算了,我改天再来吧,你们忙,我走了啊文静。”

胡文静正在厨房手忙脚乱做饭呢,“等等你不跟咱们吃饭啦?”

“不吃了,我单位还有事,改天再聚。”',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