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着文豪红包群考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此时,红包群里的文豪大佬们也在为苏晏的本经争论着:

曹植:植以为选《诗》不错。

曹植: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曹植:古朴纯美,以诗传情。

苏晏:嗯,我还挺喜欢《诗》的!

苏晏:诗美其情!

苏轼:我jio得不阔以.jpg

苏轼:晏哥儿已经够思无邪,够温柔和顺了!

苏轼:该多长点儿心眼。

苏轼:选《春秋》和《尚书》都不错。

苏轼:《春秋》微言大义,《尚书》通古今之变!

苏轼:我jio得阔以.jpg

苏晏:嗐!

苏晏:《春秋》和《尚书》都需要饱览典籍,通古博学。光是文字用典研究透彻都及其不容易。

苏晏:不过《春秋》和《尚书》确实读起来真的挺有意思的!

杜甫:我支持《礼》。

杜甫:不学礼无以立。

杜甫:礼是儒学的门面。

苏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苏晏:不过嘛,《礼》的字数也是最多的......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要治经,肯定是得先读书,再背书。

就这需要背书的字数而言:《礼》四万五千多字,《诗》三万九千多字,《春秋》一万八千多字,《春秋》两万四千多字,《尚书》两万五千多字。

但是,光看经义的原文字数也不行。比如《春秋》看上去字数最少,然而由于其文字过于简质,不易于后人的理解,所以也相继出现了许多的诠释之作。想要治《春秋》还得好好钻研《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这“春秋三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