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今天萧建国和柳嫣都在这里,不过这两口子早就离婚了, 如果不是因为柳太爷去世, 可能这对昔日夫妻根本不可能碰面。

萧建国长得也很有男人味, 就算人到中年, 身上也丝毫没有中年大叔的油腻,反而因为多了人生阅历而显得越发沉稳。

说起来当年这两人也是一对金童玉女,可惜外人看上去很登对的两个人, 却从结婚开始就一直矛盾不断。他们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继而结合在一起的, 但两人的思想理念却全然不同。

柳太爷重女轻男,对柳博衍这个儿子非常严厉,对柳嫣却疼到骨子里, 柳博衍这个兄长对自己这个如花似玉的妹妹也没有丝毫嫉妒, 也很疼惜她。萧建国在萧家是独子, 父母也很宠爱, 两个被宠坏的骄傲人碰撞在一起, 难免谁也不服谁, 最后婚姻走向破灭似乎也不奇怪。

他们用实力证明了再高的颜值也挽救不了臭脾气。

柳嫣有个堂哥在kh, 离婚后的柳嫣就带着萧长风去了她堂哥那边。萧建国则调去了市里,两人几乎从未联络过。

当初两人离婚闹得沸沸扬扬, 很多长辈和朋友都劝过两人, 不过这两人最终还是毅然走向了离婚的道路。

萧建国和柳嫣虽然相互看不顺眼, 但萧建国这个柳家的前女婿对柳父柳母还是没有丝毫怨言, 两个老人以前也一直把萧建国当成儿子看待, 即使年轻的两口子起争执, 柳父也未曾重言说过萧建国。

当初柳嫣生下萧长风没几年就遇上全国的饥荒,就算他们在汇水县是有头有脸的人,也分不到什么吃的,柳父柳母节衣缩食也让他们吃饱。萧建国也是打心眼尊敬这两个老人家,所以这次柳父离开,他也抽空过来全程陪送。

本来他今天下午也要赶回市里去,不过柳母留他过夜,看柳母白发苍苍精神疲惫,萧建国想起以前老两口帮他们带小孩时还很健朗,如今却苍老得有些陌生了,萧建国一时生了恻隐之心,就留了下来。

柳家的房间倒也不少,光是卧室就有四间,还没算存放杂物的杂物间,招待客人的客堂等。柳博衍的媳妇因为最近太累,今天傍晚陪柳母说了会儿话,就和柳博衍一同回去了。

今天在柳家的也就他们五个人:柳母、柳嫣、萧建国、裴静姝和萧长风,不过收拾出来的客房总共就四间,但柳嫣嫌柳母劝得烦,要单独睡一间,萧长风和萧建国关系一直不好,两父子也不肯挤着一起睡,这就有些难办了。

柳母气得想打人,一会儿骂萧长风,一会儿又骂柳嫣,“你们都给我滚出去睡大街,真是越大越拧,你两母子简直坏到一起去了。”

柳嫣磕着焦糖葵花籽,充耳不闻,任由柳母责骂。这焦糖葵花籽颗粒饱满,磕着能上瘾,说起来这葵花籽还是裴静姝的农田系统里生产出来的,种子是柳博衍提供的,不过经过她的农田系统,这些葵花籽颗颗都很大。加工程序也是裴静姝亲自动手炒的,柳嫣也吃过不少好东西,但总觉得自己曾经吃过的瓜子和柳母这里的瓜子差了一些味道。

萧长风早就被柳母骂惯了,自然也不在意。反正柳母只是嘴巴上骂,不会真的对他生气,他笑嘻嘻地抱着手,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萧建国似乎也很沉得住气,面无表情地坐在椅子上,听着柳母责骂他的前妻和不孝子。

果然能当主角的人就是不一样,连家里的人也这么特立独行。裴静姝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了,就对柳母道:“今晚我和你一起睡吧!要是您老人家不怕挤的话。”

柳母高兴不已,晚上躺在床上又和裴静姝聊了许久,老年人孤独,儿子女儿也不常回家,如今老板也走了,有个人愿意听她说话,也能简单地感到高兴。裴静姝的话其实不多,不过柳母本来就是个外向开朗的人,也不需要裴静姝对她多热络。

老人家睡姿好,不像窦晓霞翻来覆去霸占整张床,裴静姝今晚倒也睡得舒服安稳,第二天起来太阳都出来了。

她来一趟城就耽搁了三天两晚,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处理。年底正是赚钱的好时机,现在政策放开了,就算你卖东西也不会有人说你是资本家。现在地里的活少,生产队许多人都去卖东西,手巧的就自己在家里做点吃食卖,笨拙的就去裴静姝那里进货。

反正裴静姝那里拿货便宜,自己亲自做虽然多赚一点,但许多人家都没有足够的食材,而且做这吃食也需要厨艺,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又有几个能有那么多工夫去专研美食呢!他们能做的也就一些酱和咸菜,这类东西又不值钱,拿去市场上也卖不起价。

窦晓霞在城里受了惊,虽然裴静姝和萧长风等人没有骂她,不过左邻右舍不免把她看轻。当时那些小混混进来,她表现得一点骨气也没有,整个人都吓傻了,只想着拿钱把那些小混混打发完了事。

反正店里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也不止那么几百块钱,还是命更为重要。

她当时胆怯,现在事情过去了,可大家看她的眼神也变了。

窦晓霞也是个要面子的人,平时在店里也喜欢故意把裴静姝的大名搬出来显摆,现在她丢了脸,在这里待着也觉得抬不起头。城里虽然繁华,可每天都要做那么多工作,看着别人赚钱,到自己腰包里的钱却很少,窦晓霞渐渐也觉得城里不过如此,还不如他们乡下好玩。

在这饭店里,每天要是偷会儿懒,也会被人背地里议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偷懒就偷懒,只要不是太明显,也没几个人会说什么。

窦晓霞吃了瘪,在裴静姝准备离开的时候便把裴静姝单独叫到一旁,“静姝,我也想回家去,我这一出来就是几个月没回去,也想回去看看老人和孩子。我最近碗洗多了,腰和膀子都痛得很,只怕是难好了。”

想老人只怕是假的,不过裴静姝也没有给她脸色,虽说她这个嫂嫂身上的毛病多,但终究是裴家的人,她那些小性子真要说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过,裴静姝对她也是能宽容之处就宽容。

“我上午就要走,你要回去就早点收拾行李。”裴静姝说道。

窦晓霞见裴静姝没有为难自己,又得寸进尺道:“幺妹啊,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想跟你说,我也想和你哥再生一个,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妈也一直想让我生二娃,我都吃了好几个月的中药了。不过我和你哥两地分居,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虽然很早就提倡计划生育了,但真正成为一项国策还有一两年的时间,现在还是允许多生。裴静姝点点头,“你要先想好,回去了今后这边我请了新的人,你想再来就不行了。”

窦晓霞在这里虽然挣了钱,但每天也不轻松,她宁可在家里少挣点钱,一家人团团圆圆也好过一些,当下便干脆地说道:“我知道,你哥和朝辰都在乡下,我今后也在乡下好好培养小孩。”

裴静姝没再多说什么,让她去收拾行李,窦晓霞在城里买了不少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几匹布料,她到底要年轻一些,再加上裴家现在也不缺钱,窦晓霞赚的钱基本都买成东西了。

萧长风用拖拉机给她装了几乎大半个车厢,终于踏上返乡的路,窦晓霞心中甭提多高兴。

裴静姝在等着窦晓霞收拾行李的时候,也听见店里的工人们说起了那几个小混混的处置办法,全都以流氓罪进行处分,判得最轻的一个也是一年徒刑。

这一片的人都大块人心,其实在这个治安不是很清明的时代,百姓也深受那些地皮蛇的危害,以前□□严厉的时候倒还好,那些小混混不敢闹事。不过这几年的政策变松了,这些地皮蛇就好像一夕之间全都窜出来了,普通老百姓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回到承山大队,大家看窦晓霞专门雇了几个人帮她挑东西回来,也都跑到裴家去凑热闹,杨孟英听说窦晓霞回来了,还特地跑家去问情况。

裴静姝手臂上多了伤口,不过现在是冬天,她包在宽大的袖子里,旁人也不知她受了伤。

杨孟英一回到裴家,见着家里一堆大包小包的东西,便问道:“好好的在城里待着,怎么跑回来了?”

“妈,我想和静龙再生一个,我都和静姝说了,今后好好在家里备孕,就不去城里了。这是我给你买的布料,你看喜欢么?”窦晓霞知道杨孟英让自己去城里的目的,现在也有些心虚,不知道杨孟英对自己这番话的看法。

果然杨孟英听了之后就来气,这个儿媳妇果然不成气候,让她去城里好好发展,她倒好,赚几个钱就全部用来花了,买一堆破烂衣服回来,眼界就只有这么一点。

这几年杨孟英跟着裴静姝,在裴静姝家里吃住,又有萧长风时常带些好东西到乡下来,杨孟英早已不是不识货的人,她一眼也能看出窦晓霞买给自己的这些布料并不怎么样。

杨孟英气道:“你倒是拍拍屁股走了,我让你去城里帮着静姝看店,你就以为我是让你去打工挣钱?你走了,今后谁来帮静姝看店铺,别人赚了多少钱,静姝又能知道多少?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自私,想不做了,也不和我们商量,想当然就不做了!”

窦晓霞刚对外面来围观的群众炫耀了一番,听着别人对自己的恭维,窦晓霞心中十分受用,现在正在兴头上,没想却被杨孟英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是你说要让我早点生二胎,城里工作量那么大,还有小混混上门来找茬,我这次都差点没命回来了。我想好好活着,而且我和裴静龙都吃了那么久的中药调理,那岂不是前功尽弃,我也想多挣钱,可是我还有家庭还有小孩,你们倒是天天都团团圆圆在一起,就我一个人在城里受苦……”窦晓霞越说越觉得委屈,便哭起来。

裴静龙在外面听到屋里的哭声,走进来一看,只见杨孟英正在责备窦晓霞没有眼界,只看得到眼前,又只想着玩。裴静龙忙拉着杨孟英,“晓霞才从城里回来,你又骂她做什么?现在大家好好团聚在一起,少赚点钱就少赚一点,你没必要闹得这么不愉快呀!”

杨孟英正在气头上,见着裴静龙帮着他媳妇说话,又指着裴静龙说教:“你也是个草包,只看得到眼前利益,就不知道我为什么让她去城里,你们两口子简直就是一样笨,跟猪一样。但凡你有你妹半点聪明,我们家哪里会是这种落败样子?你就知道贪玩,马上都要三十的人了,还成不了一点气候,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儿子!”

裴静龙被骂得灰头土脸,他知道杨孟英现在正在气头上,也不和杨孟英计较,只好任由杨孟英发泄一通。

吵虽然吵了,最后一屋人还是去裴静姝那边吃饭,毕竟裴家这边已经几年没有开过锅了,就算他们生气也没法在家里解决伙食,裴家的锅都已经生锈了。

裴静姝看窦晓霞的眼睛有些红,就知道两婆媳肯定起了争执,不过这是裴家那几口人的事,裴静姝也不想过问太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然怎么会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