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种田之流放边塞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3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有他在,捞油水都束手束脚。他非死不可!”

第229章 逮个正着

一行人马不停蹄, 渡过苍江后, 一路南下, 抵达赫钦县城内的郭府。

午后, 春光明媚,天晴气暖。

当车马队伍停在府门口时, 门房众人飞奔迎接家主夫妇, 毕恭毕敬, 簇拥行礼, “二爷,您回来了!”

“小的给二爷请安。”

“快, 禀告老夫人!”

马车停稳后,姜玉姝轻轻摸了摸女儿脸颊,“嫣儿?清醒清醒, 咱们到家了, 马上就可以看见祖母喽。”

“啊?”郭晓嫣刚睡醒,迷迷糊糊,揉了揉眼睛。十个多月大的婴儿, 在一干人的精心呵护下, 终于勉强算得上“白白胖胖”了。至少,脸颊鼓了许多。

奶娘翻出帽子,“到家啦!来,姑娘戴上帽子,防着醒后吹了风难受。现在这个天儿,风仍然冷。”

姜玉姝弯腰, 仔细给女儿系好包被,唯恐孩子着凉生病。

少顷,车外有人叩了叩厢壁,“好了没有?”

“好了!”丫鬟掀开门帘,姜玉姝率先踏出,郭弘磊伸手搀扶妻子下车,紧接着,他亲手抱下襁褓,愉快问:“咱们到家了,高兴吗?”

郭晓嫣早已认得父亲,咯咯笑,叽里咕噜了一串话,玉雪可爱。

“唔,爹也高兴!”郭弘磊满意颔首,把襁褓交给下车站稳的奶妈,大踏步赶去后车招呼客人,“管大夫,慢些,请。”

颠簸数日,管仲和微露疲态,扫视四周一番,赞道:“不错,这地方不错。”

郭弘磊搀着老人,“舟车劳顿,快请进屋喝茶。”

小厮们飞快跑出来,忙碌搬运行李、牵马赶车,热闹极了。

远归的一群人风尘仆仆,迈进大门,沿着甬路刚走了一段,迎面碰见匆匆相迎的郭弘哲叔侄几个。

“二哥!”郭弘轩牵着小侄子,把郭烨往前推,催促道:“烨儿,快去,迎接你的父母!”

郭弘哲则带领大侄子,温和对郭煜说:“煜儿,快见过长辈。”

“是。”郭煜十岁了,不再是胖墩模样,个子迅速长高,头顶已经到叔叔胸口,小小少年牵起堂弟的手,兄弟俩并肩,恭谨拜下去:

“煜儿给二叔、二婶请安。”

郭烨三岁多了,白白胖胖,虎头虎脑,仰脸注视父母,眼里有着欣喜、好奇、紧张、茫然……男童杵着,张了张嘴,一时间忘了应该怎么说、怎么做。于是,他下意识躲了,小步小步挪,躲到堂兄背后。

“唔,好。”郭弘磊搀起侄子,温和拍拍他胳膊,“不错,长高许多,体格也结实了!”

姜玉姝摸了摸侄子脑袋,夸道:“好孩子,越来越懂礼貌了。”旋即,她弯腰,迫不及待招手:“烨儿?你怎么躲在哥哥背后了?快出来,让娘看看你。”

“哈哈哈,这孩子,害羞了!明明刚才,他跑得飞快,叫都叫不住,见了面,却害羞了。”郭弘轩一边笑话侄子,一边与兄嫂、管仲和寒暄。

郭弘哲疾步靠近,深深躬身,拱手慨叹:“管大夫,一别多年,从前做梦也想不到,我们竟能在西苍重逢!您老身体可好?”

“三公子,快快请起。老朽已经是一把老骨头喽,幸而,还算硬朗。”

管仲和欣慰端详昔日的病人,感慨万千,眼眶发热,“世事难料啊!老朽记得,当年,最后一次见你时,是在侯府花园的凉亭里,如今却——”

郭弘哲豁达一笑,“荣华富贵,如同过眼云烟,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对,对!”老大夫抬袖,按了按眼睛,“活着就有盼头。”

同时·旁边

“烨儿?”

“过来,过来呀。”

姜玉姝先是弯腰,继而蹲下,拍拍手,柔声呼唤:“来,娘抱抱你!”

“弟弟别怕。”郭煜扭身,试图把堂弟拉出来,“她是你母亲,大家常常谈起的呀,昨晚你不是说‘想娘’了吗?”

郭烨使劲抓住堂兄后衣摆,不撒手,也不吭声,探头,久久与母亲对视,大眼睛灵动有神。

郭弘磊打量躲在侄子背后的长子,须臾,皱了皱眉,“烨儿?郭烨,出来!”

“弘磊,小心吓着孩子。”姜玉姝凝视拘束无措的长子,鼻尖泛酸。

郭烨仰望高大威严的父亲,不由得害怕了,小步小步挪出来,磨磨蹭蹭走向母亲。

姜玉姝一把抱起孩子,亲昵吻了吻他的额头、左脸、右脸,无奈说:“咱们老是离家一年半载,烨儿都不认得爹娘了,变陌生了。乖孩子,是娘不好——”说到最后,她情不自禁,泛出一丝哽咽。

“呃?”郭烨呆了呆,鼓足勇气问:“娘,你哭啦?”

“没有!”姜玉姝转瞬振作,扬起笑脸,“娘看见你,太高兴了!来,跟你爹打个招呼。”

郭弘磊不由分说地抱过长子,板着脸,却语带笑意,边走边问:“你小时候,淘气极了,顽皮大胆,不知弄坏我多少头冠、扣子、扇子等等,为什么长大却变得胆小了?”

“我不是胆小鬼!”郭烨脱口而出,不服气地说:“豆豆才是。”

姜玉姝纳闷问:“豆豆是谁?”

“管家的孙女,胆子特别小,大声点儿就能吓哭她。”郭煜解释道。',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