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门往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嘉乐坐在吃饭的圆桌前,不带有任何目的地转头看向他们。沉默了好一阵,徐鹏拿起了放在案板上的菜刀,他用湿抹布擦着刀刃上的水渍,说:“能不带的东西我们就不带了,太远了,时间又不够,如果需要什么,我们到了那边再买新的。”“嗯。”韦舒霞缓缓地点头,她不看向他,却在胡乱地猜测着他此刻的表情,那件事的后遗症太顽固了,致使漫长的冷战延续到了现在,韦舒霞得了一种过敏的病,她对徐鹏刻意表现的关心无法下咽。韦舒霞把葱花撒进汤里,汤的表面漂浮着一层芝麻油的亮光,像是总在倒映着晚霞的湖面。徐鹏放下了刀,去水池前冲洗抹布,然后,把米饭盛进碗里,他说:“嘉乐的学校是最要紧的,表哥答应了帮我们联系,去了那边孩子不怕没学上。”“嗯。”“我把汤端出去。”“我来端吧。”韦舒霞最近瘦了太多,她的双臂像是支撑不起那个大大的汤盆,她把汤放在了徐嘉乐面前的桌子上,说道:“嘉乐,去拿筷子,准备吃饭了。”“好。”徐嘉乐站了起来,在厨房的门口和徐鹏擦肩而过,他站在厨房里大口地呼吸着,由于离开的氛围太浓烈了,他太舍不得玉门了,最重要的是太舍不得丁邱闻了。丁邱闻来他家楼下了,每个星期六的傍晚都来,他仰起头对着他挥手,徐嘉乐从厨房的窗户探出身子,他欲言又止,想对丁邱闻说些什么,可距离太远了,他肯定听不到。丁邱闻的眼睛里闪着光亮,他正与漫天的夕阳拥抱,像一位诞生在白昼沉没处的神,他用口型对徐嘉乐说了两个字——“等你”。所以这顿饭,徐嘉乐吃得如坐针毡、心不在焉。饭桌上,韦舒霞把炒羊肉片夹进徐嘉乐的碗里,她说:“快吃,等去了北京就吃不到这么好的羊肉了。”“妈,你也吃。”徐嘉乐刻意地给韦舒霞夹菜,也刻意地不给徐鹏夹菜,对于发生在大人们之间的那件事,他实际上很被动,他想恨徐鹏又不能深切地恨他,由于,韦舒霞已经原谅徐鹏了。徐嘉乐看了徐鹏一眼,徐鹏一怔,而后,对他说:“嘉乐,到了北京要更努力地读书,以后考个好大学。”“知道了。”“你不太高兴?”“对,我不想走。”徐嘉乐撇了撇嘴,他埋下头吃饭,听到徐鹏说:“北京比玉门好多了,等我们在那边住下来,你就会觉得越来越有意思,那可是首都,和这里完全不一样。”徐嘉乐沉默了,他并不想和徐鹏辩驳,因为这种辩驳没有意义,另外,他也向往大都市,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比起丁邱闻,那些期许都显得不值一提。“是不是舍不得和邱闻分开?”徐鹏提给徐嘉乐的问题,却令韦舒霞面色大变,她“啪”地一声放下筷子,去了厨房,徐鹏看了她一眼,显得无措,他只好继续对徐嘉乐说:“反正他也要去新疆了,就算我们不走,你跟他也是要分开的。”韦舒霞从厨房里回来了,手里端着一碟咸菜。徐嘉乐只是摇头,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摇头,后来,餐桌上的话题换了好几个,都是徐鹏在说,韦舒霞在听,徐嘉乐难以继续集中精神了,他满脑子都是丁邱闻。吃完了晚饭,他就去见他。他们还是去城外的戈壁,去无人烟处,目送逐渐沉睡的太阳。/五月份中旬,距离徐嘉乐一家启程只有不到五天。这是正午忽然燥热起来的一天,然而,傍晚的风仍旧是清凉的,所在的班级为徐嘉乐开了一场简短的欢送会,徐嘉乐收到了一支钢笔、一本写满了签名的密码本。教室的光线里跃动着风格陈旧的灰尘,窗外春风击打叶浪,教室窗前的厚窗帘洗得褪色。徐嘉乐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送给我的礼物,我知道不仅仅是我要走了,有很多同学也快要走了,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是离开以后,我们还是会永远记得玉门。再过十几年、二十年,不知道玉门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希望这里永远是‘油城’,永远这么热闹。”许多课本已经被徐嘉乐提前带回了家,这一天的傍晚,徐嘉乐的书包是轻飘飘的,放学之后的他还是不肯离去,他和丁邱闻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牵住了手,十指相扣。心脏跳动的节奏感极强,过去了一段时间,他们已经习惯了牵手,这种感觉比拥抱温和得多,却令人浑身酥软、温热、发麻。这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一起放学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