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门往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3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嘉乐盖上酱菜的罐子,点了点头。北京很大,当真正开始在北京生活时,徐嘉乐才知道。在这里,他见到了许多景致——穿梭在马路上的红色出租车,阜成门开往车公庄的地下铁,胡同里比赛轮滑的孩子,扛着话筒和摄影机的拍电视剧的人们……北京和玉门根本不同,它们的相异处太多,甚至能使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半个小时之后,徐鹏也回来了,他不再每天穿着侧钻作业队的工装,而是穿西装、打领带,总忙着做生意,韦舒霞的身体终于好了一些,许多时候,她的双颊是红润的,呼吸是轻快的。徐嘉乐很迷茫,曾经的他还有些向往北京,可是六个月之后的他,新的生活还在艰难地适应,没有获得难能可贵的友谊,心里装着的仍旧是那个令他疼痛的丁邱闻。徐嘉乐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嘉乐,你过来尝尝。”韦舒霞把饺子夹进盘子里,希望徐嘉乐判断它们是否煮熟了。吹气之后,徐嘉乐咬了一口还烫着的饺子,他说:“熟了,挺好吃的。”“那就多吃点。”“你们今天回来得很早。”“今天不忙,”韦舒霞摸了摸徐嘉乐的背,现在的她仍旧疲倦、仍旧不安,可总算是远离了令她提心吊胆的玉门,她将盛出来的饺子递给徐嘉乐,说,“嘉乐,再坚持坚持,这两年爸爸妈妈会很忙,再过几年一切都稳定下来就好了,你不会怪我们吧?”“不会。”徐嘉乐端着盘子走了出去,这里的餐桌是矩形的,家里的装修风格和玉门的住所截然不同,北京属于现代,玉门还在从前。徐嘉乐没有想到的是——自此,真正的没落来临,玉门永远停在了从前,在十几年以后成了一座荒凉寂静的空城。/是相同的一天,相同的2000年11月,相同的北方的寒冷。距离北京几千公里的克拉玛依,降雪比往年来得更早,油城黄昏,宏伟肃穆,高瘦单薄的丁邱闻却只穿了毛衣和马甲,他踩着厚实的积雪,从职工宿舍区跑到了市中心,在街灯亮起来的一刻,在那座高楼近处的水泥过道上,他见到了毙命于雪被之上的丁娇。她跳楼了,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内里几乎粉碎的一滩软肉,这时候,已经没有谁能看见她美丽的面庞,她的四周,深红色的血迹在积雪里漫开。雪花落在脸颊上,变成了丁邱闻湿热的眼泪。他来不及擦拭模糊的眼睛,无措地摸遍了自己的全身,然后,脱下那件带羊皮内里的马甲,给丁娇盖上了。他跪在雪中,也跪在血中,感觉到自己全部的内脏被挤压在一起。他快要呼吸不了了。他望向周围的人们,好在他们都很热心,有人打了报警电话,有人劝他节哀,有人说:“孩子,你起来,别看了,先别看了。”天彻底黑了,雪越下越大,只穿了毛衣的丁邱闻是感觉不到冷的,他变得慌乱又恍惚,一会不晓得自己在哪里,一会又以为自己在玉门。他埋下头,握住了丁娇僵硬的手指尖,她真的没有呼吸和心跳了,走得那样狼狈不堪,她将自己与这个世间狠狠分开了。很显然的是,在丁邱闻没有完全察觉的情况下,她已经痛苦到极致了。丁邱闻站了起来,往后退了一步,后来,赶来的急救医生宣布“她已经死亡”,丁邱闻再次跪坐在地上,他很想抱她,却无法做出适宜的动作,因为她已经碎掉了。丁邱闻趴在遗体的旁边,用嘶哑的声音痛哭,血液凝冻成了沙状的冰粒,堆积在丁邱闻的膝盖附近。他说:“妈妈,妈妈……”这是相同的一天,北京雨后气清,克拉玛依雪压冬云。徐嘉乐在温暖的室内吃着饺子,再看窗外天色,已经有了放晴的势头,晚上,他又拿出了信纸和笔,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有给丁邱闻写信的念头。丁邱闻在殡仪馆走廊里的长椅上坐了整整一夜。他不会惧怕这个地方,相反,这里的一切都令他有了微弱的心安,这是丁娇在世间的最后一站了,如果离开这里,他就离她太远了。守夜老头给了丁邱闻半个馕,又从随身的保温瓶里倒出了半碗热奶茶,他挪动着不太灵敏的步子,来到他的身边,说:“你吃完了快回家吧,晚上在这儿睡会冻坏的。”“我不怕。”丁邱闻一边哭,一边用馕沾着奶茶。“你家里有没有别人,打个电话让他们来接你。”丁邱闻摇头。在深夜,乌云累垂的灰色天际成了漆黑的,克拉玛依没有繁华绚烂的夜,城市中的一切都早早睡去了,丁邱闻咬了一口泡软的馕,然后,用手掌捂着了一边的眼睛。',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