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出仕(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科举出仕(士) 第136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银朱知晓自家夫人的心思,若四爷是从黎水村进京的,夫人就不会这般着急忙慌的了。如今既是从羊城上来的,就定然能从四爷那里得到老爷的消息。

“想来是的,四爷定然是去了老爷那里跑商,夫人待会儿问问四爷,他定然是知道商贸司的远转境况的。”

一刻钟时间,徐素就穿戴收拾整齐,提着灯笼赶往前院正厅。

走到途中,徐素又将豆蔻派去后面的后罩房,让她去吩咐厨房的丫鬟茜草,叮嘱她赶紧上热茶、糕点和汤面,之后再烧一大锅热水,以备客人洗漱。

徐素到了前院正厅,先与黎海和几个族人互相见礼寒暄,这自不必提。寒暄时,又上了热茶和糕点。

黎海等人吃着糕点,稍微垫过肚子,又给每人煮了一碗鸡丝汤面来,就着腌制的小菜,晚饭也就吃得很饱了。

“府里歇得早,厨房灶间的火只留着一个,时间又仓促,就只煮了一碗汤面来,实在简陋,还望海哥你们莫怪。”黎海等人吃完后,徐素招呼着移步一旁坐下说话。

伺候在徐素身边的银朱,示意门外丫鬟进来收走碗筷,丫鬟进来后,很快就把碗筷收走,收拾干净桌面。

“五弟妹太客气了!我们前来叨扰,将一府人都闹起来已然是不好意思了,这又是热茶、糕点和晚饭招待,哪里还有‘莫怪‘这样的话?”

虽时间已经不早,可刚才吃过晚饭,还要坐着消消食。刚好徐素也迫不及待地,想趁此机会探听一番黎池的消息。

“……就是如此,商贸司运转良好,我走时开市不过才一个多月,就已经收了有四五万两的税银,想来今年能有一二十万两税银。这才开市第一年,已经不错了,之后还会稳步增加的。”

对于丈夫的公务,徐素向来是不担心的。商贸司筹建成功,且运转良好,收上来的税银已经不少,差事办得好,之后受皇帝的夸奖也,已是肯定的。

徐素担心的是另外的事情,“和周出发去羊城时,就只带了黄芪一个小厮,也不知照顾得周到不周到……”

黎海是个男人,与黎池一样,不怎么懂得女人的心思。听了徐素的话,只觉得他这五弟妹真是贤惠,“和周本是农家出身,他是吃得苦、不在乎吃穿享受的人,黄芪照顾得也还周到,弟妹尽管放心。”

徐素见黎海只说了这些,又想到这四堂兄也是在府上住过三四年的亲戚,不算外人。虽在场还有村中族人,但应该也问得……

“和周的身边,只黄芪一个粗枝大叶的小子侍候着,难免有不仔细尽心的地方,也没有一个丫鬟伺候着……”徐素面色懊恼,又补充一句,“也是我当初粗心,没考虑到这一点。”

徐素当初哪里是粗心?官员外任,或者长时间外出公务,哪个身边不是带着侍候的小妾?即使不带有名分的妾室,再怎么也得带一两个没名分的服侍丫鬟。徐素是见黎池没提及,她也就装作不知道罢了。

事后一想,没从家里带丫鬟去,是可以在外面买的。不说侍候的丫鬟,有些官员赴任时一个人,可等外任期满,带着妾室和庶子一起归京的也不在少数。徐素心里是信任黎池的,但又忍不住想,男人出门在外几年……

若是和周去勾栏瓦肆,那她……她虽然觉得心中钝痛,却也是能接受的,只当没那回事罢了。若是身边采买了丫鬟,或者直接抬了妾室……

徐素只是这样想一想,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心上就揪着疼。

徐素说的这话,黎海觉得他好像懂了些,又好像没有懂,于是就懵懵地照实说:

“和周在羊城时,与几十上百御林军一起,要么睡在羊城驿馆,要么就宿在官船上,后来又宿在商贸司官署宿舍里,人多地方小,夜里睡觉都不能自个独占一间房的,若丫鬟跟在身边,在一堆大男人之中,岂不是不方便?”

徐素一听黎海这话,就知丈夫黎池身边没有人!心里一下就轻松了,然后又怀着希望问道:“和周一直这样忙?羊城可有放松的地方?和周得闲了,也好出去休闲几日。”

黎海这下才算是彻底听懂了,他这五弟妹说的话,与他离家跑商时家中妻子说的,何其相似!只是一个直言不准去‘放松的地方‘,一个通过他拐弯抹角地打探。

“五弟妹,你又不是不知和周,他那个人真是将公务当成珍宝了,抓住就不松手!别说出去休闲几日,就是一刻都舍不得耽搁!即使得空了出去走走,他也不舍得纯粹地闲逛,就见缝插针地四处巡视。”

徐素这时才真放心了,“和周这么忙啊?虽他每月都会写信回来,但总怕他报喜不报忧,他吃得惯南方的菜色吗?可是瘦了许多?……”

“忙是肯定的,但和周这个人知晓轻重,不至于将自己累垮。做饭的是带去的御林军火头军,饭菜也是北方菜,自然吃得惯。也没有瘦许多……”

徐素确定丈夫身边没有添人,也没有去那等青楼暗窑之地,就彻底放心了。

之后徐素又与黎海他们闲聊一会儿,问了黎池的吃穿衣食,问了黎水村公婆亲人的情况,再又问了黎海娶妻的一些事情。

等消食消得差不多了,徐素才吩咐黄精安排安排黎海等人的留宿事情。

黄精早已去前院的东西厢客房看过,没有不妥、可直接入住,又使唤丫鬟小厮将房中熏了香,被褥等也都换好了。

接了徐素的吩咐,黄精立即使唤小厮提了热水来,又让小厮们服侍客人洗漱了,安置黎海等人歇下。

第二日,黎海起早,吃过早饭,花时间好好地将自己收拾整齐之后,就拿着黎池拜帖,乘轿出门往俭王府去了。

第168章

皇三子俭王赵俭,在贞文二十二年中秋节时,得了一个嫡子赵耘,再过个把月就虚四岁了。

赵耘与他母亲俭王妃一样,是个福气深厚的,从小到大吃得好睡得好,宫里和俭王府又都看重他,服侍得万分尽心,愣是连小病都没有得过一场。

去年正月里,俭王妃又被诊出怀了身孕,因此贞文帝才派了俭王妃父亲裘严正,去筹建西域商贸司,否则该是赵俭去的。

去年八月份时,俭王妃诞下了一个女儿,赵俭也是儿女双全了。

一个受宠的皇子,有子嗣后代,尤其是能够不断地有,其中意义大不相同。

哪怕自‘秘密立储制‘实施以来,皇帝渐渐地对待所有皇子都似乎一视同仁了,但赵俭也并未失宠,他身上又有许多实绩在,朝中都知道赵俭依旧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贞文二十四年冬,也即是去年冬天,皇帝得了一场风寒,连续一个月未能上早朝。

到这时,皇子们和朝臣们才陡然意识到,执掌权柄二十多年的皇帝,已经是五十知天命之年了,已经老了,也是会有病痛的,也在生老病死的轮回之中……

于是消停了几年的朝堂,再次暗潮汹涌。

不过赵俭到底是贞文帝几乎亲自教大的,心思手段光明大气,那也就真是不阴毒狠辣。不过因有重生的些微先知优势,加上他只是手段大气,而不是不会耍手段,所以在暗潮汹涌中也没有翻船。

然后时间就到了今年夏天,自入夏之后,紧挨着降下了四五场连绵大雨。

朝中一直密切关注着黄河和长江的水位,甚至后来户部都已经在清点钱粮,准备赈灾了。可最终,有些河段的水甚至都漫出河堤了,却愣是没有决堤!

几场大雨降下时,朝堂君臣那是一起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就传来溃堤的坏消息!期间倒是数次传来险情,但立即就被府县官员用沙包水泥等,提前堵住了、或者临时抢险堵住了。终于是没有决堤。',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