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靠嘴炮刷副本[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用来翻盘的时间,也只有半年了。

乐景想,他需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办了。

首先他需要先想出他们的动机。

是《畜生道》的内容犯了忌讳?还是他以往的作品埋下了祸因。

亦或者是……

《王朝崛起》。

乐景抬眸注视着天边的云浪翻滚,眼中一瞬间迸发出的峥嵘锋芒让暗暗心焦的中村凉太突然放下了心。

少年双目微阖,里面流光阵阵。

如果真是《王朝崛起》的话,那么你是从这本还没写完的书里,看到了什么呢?

第61章 民国之写文(60)

燥热的热浪穿过树叶发出洒洒的声响, 喧嚣的蝉鸣声不绝于耳,两只黑色细犬吐着舌头趴在树荫下,围墙上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鸟鸣。

这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就连空气中都漂浮着慵懒的气味。

只是这份燥热的暑气却在进入乐景的卧室后骤然变得阴冷低迷起来。

乐景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 盖着厚厚的被子, 可身体还是冰凉一片。他的身体外似乎被包裹了一层薄膜, 把他和外面的热气隔离开了。

自从入夏以来, 乐景的身体就莫名其妙地变得虚弱起来。具体表现为全身无力,手脚冰凉,多眠嗜睡和厌食。

医生来了一波又一波, 中医西医都有, 却都没查出什么原因, 只能看出乐景的身体在迅速走向衰败。甚至还有医生在给乐景把完脉后直接摇头, 说让乐景准备后事吧。

之前语重心长告诫乐景“慧极必伤”的那个老大夫这次就直言不讳道:“你这是油尽灯枯之兆。”只是老大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一般出现这种症状的都是一些年纪很大的老人, 他们也没生什么病, 只是大限到了, 所以身体就会慢慢失去生机,也就是所谓的老死了。

老大夫纳闷的地方就在于, 李景然不是那些寿终正寝的老人, 他今年也不过才17岁, 怎么脉相却像那些八十多岁的老人一样透着死气。

乐景对此却有猜测。

在他穿过来时, 李景然就已经死了。也就是说他其实是附身在了一具死尸上的。之前他频繁生病,他就有猜测是他的灵魂和李景然的身体不兼容造成的排异反应。现在这具身体内的生机迅速流失,很有可能是排异反应加剧, 他的灵魂可能很快就要离开李景然的尸体了。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说他要死了。

两个月前, 中村凉太曾说他还有185天就会被人杀死。他算了算时间,发现那天是10月4日,正好是重阳节。

这两个月以来,乐景也并没有闲着,他拜托了同桌丁晖发动自己家里的权势来调查暗杀事件的幕后主使。

但是如果他们这次一击不中后就彻底蛰伏龟缩起来的话,那么即便是警察调查也找不出什么线索,毕竟民国也没有监控,在全北平城里找个杀手不亚于大海捞针。

所以他也加快了《王朝崛起》剧情的节奏,想要用更加“犯禁”的内容逼那些人的再次现身。《王朝崛起》目前的剧情已经进展到了皇帝被野胡杀死,徐望穆打着为皇帝复仇的旗号已经拉起足足三十万人的义军队伍,旗下有不少文人武将效力,并且已经收复了大华的大半失地。此时正在广积粮高筑墙,磨刀霍霍,打着为皇帝报仇的旗号准备收复被野胡占据的另外半边失地。

如果那些人果真是因为《王朝崛起》所蕴含的某种思想而对他起了杀心的话,那么那些人在看到如今的剧情发展后不可能还坐的住。

因为徐望穆现在已经坐拥三十多万大军,享受治下万民香火祭拜。在赶跑野胡大军后,他的声望势必将会被推高到顶峰,他将会是大华最有权势的人。

……面对徐望穆的如此功绩,天下万民唯有以皇位筹之。

徐望穆一介平民会黄袍加身,开创伟业。

尽管背景发生在了架空古代,大华也和民国不同,是封建帝制国家,可是《王朝崛起》却是一本正儿八经讲诉造反的书。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乐景闭门不出,李淑然也请假待在家里。屋外也埋伏了很多便衣警察,就指望着如果杀手再来暗杀就能一网打尽。

然而乐景写的种种剧情终究还是没有被《北平小说报》刊登,与此同时,已经很久没有登门的主编张熙贯终于登门来访了。

自从《畜生道》问世后,张熙贯就已经把收稿的差事派给了一个新编辑,再也没有兴致勃勃地登门和乐景讨论《王朝崛起》的剧情了。

乐景对此并不伤感,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这次突然登门的张熙贯脸色青白得宛如死人,一进来就直勾勾地盯着乐景瞧。

“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张熙贯看向他的目光绝望中却又藏着点点希冀,轻声问道:“徐望穆会做皇帝吗?”

乐景的点头打破了张熙贯最后的幻想,这名老人看向乐景的目光甚至带上了哀求:“徐望穆可以辅佐新帝,开创一世君臣相得的佳话。”

乐景摇了摇头,几乎有些残酷地开口问道:“既能为皇,何必称臣?”

张熙贯脸上彻底失去了所有的血色,他有些失魂落魄地低下头,身体摇摇欲坠。

乐景耐心地等待着,却没有安慰的意思。

安慰?怎么安慰?他又不可能改变剧情走向。

所以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张熙贯低着头,声音低哑却无比坚定:“那么恐怕我们报社,是不能继续刊登先生的作品了。”

乐景对这个回答并不感到意外。

既然如此,他换家报社再投就是了。

张熙贯好像猜到了乐景在想什么,很快就补充道:“恐怕,以后这华夏没有一家报社会刊登先生的文章了。”

从刚才就一直面不改色的乐景终于挑了挑眉。

</div>

</div>',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