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之常年失宠张庶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清穿之常年失宠张庶妃 第138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夏月颔首,“您放心吧,奴婢省的。只委屈了娘娘您。”其他几位主子都还能出去逛逛,她们主子一出去就出事儿,这都弄的不敢出去了。

“要不,奴婢给姑苏城几个大的绣庄,玉器古玩首饰递个消息,让她们捡那好的送上门来让您挑拣?”

京中许多大户人家夫人小姐不愿意出门,都是这般操作。只要前面排查的严密,安全绝对有保障,也能让娘娘有些乐子。

“也好”张罗伊想了想点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等人来了,你让人去宣妃,荣妃,兆佳氏,戴佳氏那边都说一声,若是她们也想要,可以过来一起挑。”

人多才热闹。

“是”夏月笑着应下。

午后,姑苏城有名有姓的绣坊、绣庄,玉器,木器,漆器,古玩等等铺子的掌柜的就带着一堆自家的东西在张罗伊的院子里摆成了一条琳琅满目的小街。

张罗伊跟闻讯赶来的宣妃、荣妃、兆佳氏、戴佳氏还有几个格格,一件一件看过去,虽然没有真正姑苏城热闹,却也别具风味。

尤其,知道张罗伊她们的身份,这些掌柜的带来的都是自家铺子里最好的货,一眼看过去简直就跟珍宝展差不多。

张罗伊瞧着是哪一件都觉得好看。

只各式各样的绣品,张罗伊就要了二十多幅,加上各种玉雕、木雕、核雕足足装了三大箱子。

若非实在装不下了,且这次出来带的预算银子已经即将告罄,张罗伊还想再买几箱。

宣妃、荣妃两个不差钱的,也都买了不少。

兆佳氏,戴佳氏手头没有张罗伊她们那么松快,也忍不住入手了好几件,就连夏月她们这些宫人,在主子们结束之后,手里但凡有点余钱的也都入手了几件,所有人都很高兴。

康熙从书房里跟曹寅商量完事情,又把讨论出来的借此机会清掉天地会在江南势力的方案交代下去,出来,得知此事,康熙当先笑了。

他一开始还心疼张罗伊母女,想着等这事结束,带着她们外出走走,没想到她们自己倒是会找乐子。

既如此,那就,还是带她们出去逛逛吧。

“真的要带我们出去?”

康熙点头,本来他就有此想法,不过,本来想带她们母女去游船,可经历了船上的刺杀之后,康熙暂时不想去船上,便临时改了主意,准备带她们去虎丘塔看看。

只要能出去,张罗伊倒不介意去哪儿,虽然她上辈子去过虎丘,看过虎丘塔却也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而且上辈子因为年代久远,虎丘塔损毁严重,她去玩的时候,已经不许人上去了,只能离得远远的看上一眼。

现在跟着康熙一起,能爬上去,站在虎丘塔最高层俯瞰整个姑苏城,但见黑瓦白墙的住宅区炊烟袅袅,街道上人流熙熙攘攘,数条宽窄不一,澄澈的水道从城中穿流而过,河上舟船往来,一片人间繁华盛景。

“难怪苏大文豪说,‘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康熙点头,闭眼感受着带着些寒意的风在面上拂过,心头难得平静。

“这一趟出来也够久了,等把这边剩下的一点事情处理完,我们就启程回京。”出来这么久,他都有些想家了。

张罗伊点头,“好啊,出来这么久,臣妾也想家了。胤禛、胤祎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富察氏肚子里的孩子也不知道如何了?”算起来富察氏怀胎都六个月了。

胤禛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封信送来,可写信嘛,大家都一样,报喜不报忧,就算很严重的事情,也会尽量轻描淡写,总不如她在身边看着。

“对了,万岁爷,可给小阿哥小格格想好了名字?”富察氏肚子里这个,是康熙第一个孙辈,意义特殊,不管男女康熙肯定都是要亲自赐名的。

同一时间,两千多里外的紫禁城里,富察氏捧着个大肚子,靠在胤禛怀里,看着窗外的细雨,也在问胤禛差不多的问题,“爷,你说,皇阿玛会给这个孩子取个什么名字?”

什么名字?他也不确定,胤禛摇头。不过,“之前皇阿玛提过,下一辈会从日从辉,应该会是有日的某个字。”就看皇阿玛,心情好挑中哪一个了。只要不是上辈子他兄弟家那些侄子的名字就行。

富察氏点头,低头温柔的轻抚着腹部。

胤禛亦眉眼温柔的看着怀里的女人及其高高隆起的腹部。

还有三个多月,他的孩子就要到这世上来了,这辈子,他一定会保护好他的孩子,让他的孩子全都平平安安长大。

“爷……”苏培盛轻唤一声,在外面探头探脑的往这边张望,显然是有重大事情要报。

“爷去吧。”富察氏看到苏培盛,笑着转头推了推胤禛。她不是只知春花秋月不知轻重的女人,虽然心里不愿意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打断两人之间的美好相处时光,却还是示意胤禛正事要紧。

胤禛颔首,“我去看看,晚点回来陪你用晚膳。”

富察氏点头。

“何事?”出了内室,胤禛问苏培盛。

苏培盛凑到胤禛耳边轻声道,“有人在朝堂上参奏萨克素,消极怠战……”

消极怠战?现在?“谁参的?”现在北地早就冰雪覆盖,压根没法打仗,这个时候参萨克素消极怠战?早干嘛去了?之前萨克素兵临雅克萨城下,却围而不攻,不是很多人都还说好吗?这个时候闹这么一出?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221章 221 221

“户部?”胤禛心下了然, 估计是户部快没钱了,想通过参萨克素隐晦提醒皇阿玛,让皇阿玛别再在外面晃悠了, 赶紧回来吧, 库里没钱了……

想明白这一点,胤禛便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不过北边的战事……上辈子这个时候, 他年纪还小,这会儿刚刚进入南书房读书, 对朝堂上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等他进入朝堂, 俄国这边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那会儿皇阿玛最烦恼的是西北葛尔丹的问题。

为了一个葛尔丹,皇阿玛三次亲征, 期间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数不胜数。

这辈子,若是能今早解决这两件大事,没有了长年的战争损耗, 皇阿玛就能更快腾出手来,兴修水利, 治理黄河, 彻底解决黄河水患。

如此, 这辈子, 本朝的百姓民生只会比之上辈子更好。

等大清江山从皇阿玛手里交到下一任继承人手里, 肯定不会再是一个只看着好看实则国库空虚的空壳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