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现在五皇子相对于太子,皇长子和三皇子来说,算是弱势的一方,是皇帝为了平衡皇子们的势力,特意扶植了五皇子一方。
所以皇帝才不会追究甄家给五皇子提供银钱的行为,甄家作为五皇子的外家,这样做也挺正常的。皇帝并不觉得甄家这种无能的人家,在五皇子夺嫡的事上能帮上什么忙。所以才对甄家的所作所为轻轻放过了。
林如海对下属的官员和身边的管事看得很严,既要防着他们被收买,成了甄家的党羽,也要防着有人狗急跳墙,收买他身边的下人来谋害他。
这是有先例的,之前就有巡盐御史死得不明不白的。前车之鉴在此,林如海又怎么可能不警醒呢?
对于内宅后院的防护,林如海也是小心的,他任职以来林家再没有买过新的奴仆,用得都是林家的家生子和贾敏带来得陪嫁。官场上应酬收下得侍妾也都严密得监视着,略有不对就发卖了出去。
林家世代读书,家风向来比较清正,对下人也管得比较严格。所以在林家没有敢打着主子名义作恶的下人管事。
这不是说林家的下人比较忠心,只能说林家对下的约束比较严格。碰到威逼利诱的情况,林家的下人也是寻常人,是很有可能背主的。
原著中林璟就是这样被害的丢了命,连累得贾敏也一病而去了。林如海病中,一边把黛玉送去京中贾府避祸,一边跟甄家敌对,想要为妻子儿子报仇,最终病死在任上。
现在有林璟在,林家自然避免了内宅的祸事。至于外面的事,还需要林如海去处置。想来在林如海与甄家势如水火的情况下,林如海都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坚守了那么多年,他的能力应该足以应付外面的事。
黛玉和林璟一起读书,林如海和贾敏关注儿女的学业,自然也就发现了这双儿女的不同之处。
两个孩子都非常聪明,也擅长读书。黛玉很有灵性,小小年纪开始学着作诗,做出来的诗让人读着就觉得唇齿生香。而林璟,则是过目不忘,他缺乏黛玉那种对文字的灵性,但是学过的知识就会牢记,一点都不会忘记。
林璟也是没办法,有一得便有一失,他从三岁起就不是普通的孩童,有许多的记忆和经验,却没有了幼童的纯挚与灵性,他无法再以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
林璟觉得自己得到的已经足以弥补失去的,比如若是林璟是普通的幼童,恐怕难逃甄家的算计,最终还会夭折。所以林璟并不太遗憾。
至于林如海,他欣喜黛玉的灵气聪慧,但也不觉得林璟的这种过目不忘的天赋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他觉得这一双儿女的天赋刚刚好。
林如海作为曾经的探花郎,他当然欣赏黛玉的才华。但是林如海也见过很多才华出众之人,他们的文才仿佛天授,但因为心思敏感容易伤春悲秋,对于科举做官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